三昧智學院

三昧智學院

  • 首頁
  • 線上閱覽室
    • 練習心靈體操
    • 聆聽真心之籟
    • 主題影音
    • 深度閱讀
    • 波羅密酷卡
  • 交流園地
    • 院長專欄
    • 共筆部落格
    • 學員見證
    • 青年平台
    • 電子報列表
  • 關於我們
    • 三昧智
    • 見證分享
    • 連絡我們
  • 首頁/
  • 交流園地/
  • 共筆部落格
  • /交流園地

跟呼吸去旅行

 大範圍的全身掃描,感覺全身呼吸最敏感的部位,對準呼吸,知道方向,也接受現階段的身心不清明的狀態。 身慢慢不動,注意力緊緊的貼住鼻端,心更鬆更靜更細,感覺著微弱的呼吸,感覺著呼吸的起訖點,就在右鼻上方,每個呼吸都好清楚,彷彿我就站在右鼻腔裡,抬頭仰望頂端的氣流出入。 左鼻有感覺了,鼻腔裡氣漩輕快地輪轉著,心更靜更細,緊緊地跟著氣漩,腦部好像也跟著運作飛快,一直在辨識每一個當下的模樣。

閱讀更多

感性地與身體對話

 她透過吸氣時,無入無條件無私無量的愛,誠摯的對身體說:「這些年來難為妳了,讓妳扛了許多的重擔,擔了許多的苦,特別是許多恐懼的幻影,讓兩隻腳奔來跑去的,忙碌不停,我知道妳身體儲存過多沉重的能量與痛,現在是時候,好好一起來合作釋放它吧!」身體一陣感動,變得柔軟許多,知道有人疼惜她,夠了,她要的也就是這一點點。

閱讀更多

用整個身體吃

 當胃部完全放鬆時,橫膈肌也放鬆了,這時候,呼吸在腹腔裡的感覺是吸下呼上,就好像唧筒吸下拉呼上推,肚子凸凹的感覺反而不那麼明顯了,取而代之,是腹腰整圈肚皮的緊鬆感,而且,可以感覺到胃放鬆地被橫膈肌的上下動作按摩著。有了這樣的體會,下座也越來越容易分辨呼吸是否自然。很開心!

閱讀更多

太平蠟像館

 九十九年的客居/你曾經遇見自己/以為回家了/聲音/卻開始服刑/你只能有一個表情/只能有一種站姿/只能有一副眼鏡/那完全不是重點/真性/抑或矯情/開的花並未連結你的根部/榮耀是人家寄放的/笑容是借來的/

閱讀更多

脈脈

 那必定是/花與虹彩的交集帶/然/過度濃稠的語言/難以流動/疑惑如同極致的盛開/不曾在日落之前/凋零/悸動卻似脫逃的雀鳥/不曾回眸/沒有剛好的溫度/沒有濕潤/也沒有耳朵撿到的禮物/

閱讀更多

五歲小女孩的情結

 隱藏的能量,威力非同尋常;當它被釐清、照見時,好像在黑漆漆的桶底中注入了光,它就慢慢地改變了。生命的傳承,希望是因為愛,也是基於愛,渴望活出更美更真更好的嚮往。我不能改變母親的生命經驗,但我可以為自己的生命注入覺知,抽換當下每個片刻,學習愛、分享愛、嚮往愛,轉化全新的能量,傳承給孩子最美麗的嚮往。

閱讀更多

怕出錯的心

擔心出錯,被責備,被否定…我就是這樣對他們要求的,但真的有用嗎?對他們有幫助嗎?看到了是自己的六根、五蘊在運作,不是他們的,他們想改變他們的世界,必須要他們張開自己的眼、打開自己的耳、敞開自己的心,不是別人說了就會改善的,嘮叨反而增強他們防衛機制,遮障他們看到自己真實面目的機會。

閱讀更多

分辨愛還是恐懼

最想不到又最奇妙的是,我的右半邊開始運作了,為了掩藏左半邊女性能量,它開始盲動起來了,不停地找事情做,不停地學習付出,眼光不停地搜索...。瞥見這樣捕風捉影的影像,自己不斷挖坑給自己跳,自導自演,好証明自己很行!好氣又好笑,走兩步,退兩步,難怪一直在原地打轉,迷魂陣一直穿越不過來。

閱讀更多

幫助每個人心連心

 耶穌提出誰是「外邦人」?做得到「愛鄰如己」嗎?這個問題非常犀利,一問就碰觸到人們心坎的痛處,不再是抽象幽微的分別心問題,一問就碰觸到心的僵硬,一問心就痛到軟化 ,打開了。耶穌問對了時代問題,決定基督教成為普世的宗教...

閱讀更多

在乎自己的迴向

上週和國外業助起了一點小誤會,他情緒失控,當兩位主管分別跟我提到這件事的時候,我完全沒有判斷,相信每個人都想做他的最好和最嚮往,我們唯一要給的只是欣賞,永遠欣賞他們是想要展現他們的最真,即使他們沒有做好,他們也已經做到他們的最好...

閱讀更多

徐志摩的三段情

徐志摩與她們各有一段情,因緣深淺不同,關係緣分自然不同,留給後人許多想像與討論的空間。我們可以用更開放多元角度來看待,特別是有關愛情,責任不是唯一的檢驗標準,重要的是,愛情讓我在關係照見了什麼?是否幫助彼此更獨立更自由,更能活出自己的至情至性最嚮往?

閱讀更多

一場「神聖又完美」的講座

就像院長所說,當你遇到無法度過的瓶頸時,緩下來,重新看待自己,回到初心,再一次對準自己的目標,就能走得更加安穩。今天收穫真的挺多的,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能夠有這們豐富的內容真的很不容易,就像院長所說,在達到眾生皆樂前,先懂得跟自己相處,當自己能夠獨立快樂,才有辦法把這份快樂感染給其他人...

閱讀更多

想像過去不如想像未來

我們談宗教,最重要的是對生命的最大意義的嚮往。能不能愛「鄰」如己,能不能世間沒有別人,達到「一心」的境界,這世界只有一種心,就是本心、真心、佛性、佛陀的心、耶穌基督的心。如何展現對人的真心,就好比林宗正牧師談到與神合一,先要跟自己合一,就像談戀愛要先愛自己,不能愛自己就不懂得如何愛別人,也就無法愛別人。

閱讀更多

與林宗正牧師談合一

這一次晤談透過牧師導讀聖經,我好像更理解佛法,當他說著「認識,就像夫妻同房」、「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我的心一直在顫抖。「認識,就像夫妻同房」,在關係裡無所隱藏並直覷神明。因為真,才能認識什麼是善與惡,照見自己的性情。

閱讀更多

得了一個怪病

先生可以問天父,親愛的阿爸父啊,為什麼要讓我受這樣的苦?親愛的阿爸父啊,我相信您一定有您的用意,可是我實在是太痛苦了,一時體會不出來;親愛的阿爸父啊,求您慈悲的指引我!

閱讀更多

經營是幫助彼此做自己

想要知道人性的最真,最美是什麼,因為想要知道,想要親眼看到,我才會覺得生命是很可愛的...。

閱讀更多

生命因差異而豐富

有沒有可能,我們不再侷限於自己的血緣家庭,有沒有可能,我們對家庭的定義,可以延伸到整個社會?愛到得了的地方,叫做家;愛到不了的地方,即使有血緣,也不叫做家。 某種程度上,每一個家庭都在「面對差異」,而含容差異的經驗,才是真正連結人與人的普世價值!

閱讀更多

逐漸清楚上座的功德

魂是核心價值、中心線,是每個人獨特的自我認同,靈就是生命的材料,地水火風空識,是人性與生命最純淨的素質,過去的我,魂沒有對準靈,失神,失真,成為小我、他人貪嗔癡的對象,整天忙來忙去,無非是造作與造業,終於,讓我照見了,這些失神失真狀態,可以結束歸零,絕不再當傀儡了。

閱讀更多

愛‧喜歡;責任‧意義

為什麼會快樂?
因為找到了活下去的意義,找到了喜歡生命的態度,找到了和世界連結的方式。

閱讀更多

在乎誰是「外邦人」

佛陀問的是誰是「婆羅門」?耶穌基督問的是誰是「外邦人」?這世界很少人被認為是「婆羅門」,但有無數人被認為是「外邦人」,佛陀在乎誰是「婆羅門」,耶穌基督在乎誰是「外邦人」,被在乎的人越多,普世性越大。

閱讀更多

大地還在妊娠

信傳統宗教與信傳統文化的人傾向於信傳統,總是緬懷過去的好,以為傳統宗教與傳統文化可以解決現代人的問題,其實傳統宗教與傳統文化連過去的問題都沒能力解決。真正的宗教還沒出世,真正的人還沒出生。大地還在妊娠。

閱讀更多

從村姑變成林中仙子

 好像吃了八萬四千個人蔘果,身心極為舒暢放鬆,感覺全身的細胞注入了許多正能量,滋潤著,感覺全身皮膚毛細孔張開,通透浸潤在呼吸的能量裡,隨著每一次的吸而收縮,感覺全身身體慢慢緊縮;有隨著每一次的呼氣而膨脹,感覺身體慢慢的放鬆而膨脹,此時才真正感受什麼叫全身的觸受,全身的呼吸,這是多麼美妙無上的經驗,當身心息完全連線,完全無礙,世界上還有什麼比這更吸引人的呢?

閱讀更多

戰魂附身的哈卡舞

 我們若要以自身的文化為榮,靠充滿了封建思想、重男輕女的傳統戲曲,或是重功利的民間信仰,是行不通的,這些傳統的內容是統治者刻意保留的臣民文化,如果我們不跟普世價值對話,不碰撞出新的內涵,不疼惜每一個人的自由平等與尊嚴,不在意環境的永續,那永遠不可能找到所謂傳統文化的靈魂。

閱讀更多

心平氣和保護一家命

這次在快速道路上突發性無預警的暴衝體驗,真的有那種:修行要當下用上,不然真的就是一刀落下的險象環生。信教的人常常在說功德,這一次我體會到定課的最大功德,就是冷靜,一顆冷靜清明的心,在最危急的時候,冷靜清明的心就是化險為夷的最大功德。

閱讀更多

跟蘇格拉底下午茶

宗教的主要精神是愛人如己、是對世間苦難有感,無縛無染,不會對別人的痛苦無感,是在乎活著的意義,是建立善惡倫理。科學、哲學幫我們辨識世間真假,而宗教是超越一切對待,直覷終極的良善,是無條件、無所求、無對象的連結、包容與化解,是無相、無願、無所有的空三昧。

閱讀更多

深怕給人看不起

打坐,是為了懂愛,懂得如何跟世間有最好的連結。如果不是為了愛,我們很容易會覺得打坐很沒用、很沒有意思。呼吸,就是愛的流動,光靠我自己,是不能呼吸的,是世間呼氣、所以我才能吸氣,是世間吸氣、所以我才能呼氣,在一呼一吸間,感覺取捨,感覺最流動的給予和接納。

閱讀更多

特別不一樣的清新

看得起自己做的小事,意思是:謙虛了,才不會不屑做小事,或看不起別人做的小事。仔細思考,才發現重點在面對小事的態度,不看不起事情的小,不厭卑近而騖高遠,就是不覺得自己的大。把簡單不起眼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

閱讀更多

守夜的人

只有自己/該怎麼唱?/夜這麼長/只能把時間對摺/再對摺/掉落了/曾經溫熱的呼吸/以及汗水/裡面/外面/曾經溶化成同一面/那時/一切尚未昏醉/以為找到了燈光的來處/敞開的胸懷/卻比眼神清澈

閱讀更多

我比堂姊叛逆多了

我比堂姊叛逆多了,她是絕對的乖,國中聯考前一天還輪夜班,長輩怎麼說,她就怎麼做;我是媽媽說東走,我一定會往西的人。從小看透重男輕女客家傳統信念,一直用衝撞來偷取傳統許多不該屬於我的東西,我偷到了進入知識的殿堂,偷到了讀大學的夢想,偷到了與男性平起平坐的職場環境

閱讀更多

看顧我靈性的神

院長針對「愛」、「喜歡」與「責任」重新詮釋,顛覆過去的記憶與現實的經驗。一般人以為,愛就是親密關係的一種責任,依附、愛戀、黏著,院長開示的「愛」恰恰相反──絕對的純淨度,沒有占有,更沒有依附、黏著。強調責任,指的是「幫助彼此做自己」。愛的「責任」是幫彼此忠於自己,我們對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閱讀更多

如何看待生死

我會觀想是否在某些事件上我也是一個恐怖份子(過度偏執、用激烈手段、容不下別人);我也會觀想如果我是人質,我能否從容赴義,能做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嗎,這是很實際的修行;我也會想像如果面對激進份子我要如何聆聽,如何進入他的心,我不會逃避,因為世間的苦難無法可避。

閱讀更多

匿藏裡頭的小鬼

最近聞思有關「初發心」,院長說:「隨時隨地都是完全收縮、完全膨脹,才叫做初發心。這是決志修行三昧智的原始點,所有跟這個原始點不相配的完全不會發生。」此所以人為萬物之靈,也是做人頂天立地尊貴處。上座時,先連結根本作意與初發心,以及師隨念,讓自己進入神聖莊嚴的氛圍中,讓一切不真、不善、不美的能量遠離所做所想所說...

閱讀更多

在寧靜裡映現天光

在施與受之間找到流動與自然,互相成全,不要給人家自己給不了的,也不要去要對方不能給的...

閱讀更多

人所不容的天作之合

「就我而言,我們的戀情帶給我極大的快樂和甜蜜——這種甜蜜的感覺總是讓我感到愉悅,一直縈繞於我的腦中。不論我走到哪裡,這種感覺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帶給我甦醒的渴望和幻覺,令我無法入睡。」「我寧願愛情不願婚姻,寧願自由不願束縛。上帝作證,如果國王願意娶我,並且讓我永久擁有天下的一切,那麼對我來說,更珍貴更榮耀的不是成為他的皇后,而是成為你的情婦。」

閱讀更多

米勒醫生:臨終關鍵事

既然死亡是生命中必然的部分,我們能為它創造什麼呢?我所謂「好玩」,並不是建議我們選個輕快有趣的方式死亡,或是指定某種特定的死亡方式,有許多的悲傷是我們無法挪走的,無論如何,我們都得向它屈服。相反地,我希望大家給它一點空間 --實體和心靈上的空間,讓生命可以自己一路玩到最後,而不是被當成拖累...

閱讀更多

我不是過去的我

我有兩次出生,母親生下來,是我第一次出生。生養我的母親,一向健朗,卻在我33歲時,突然被檢出已經癌末,然後不到半年就撒手人寰。措手不及中,我失去至親,懊悔、悲傷…席捲而來,看不到生命的意義了。這時,剛好遇到三昧智的院長,他引導我看清生命的本質,來時來,去時去,因緣無常,若能活出往生者生前的嚮往──以慈悲喜捨待人…,就是替他活下去...

閱讀更多

宗教是為了解縛

我在工作上,跟同事、主管說話也是大剌剌,得理不饒人,經常讓對方氣得說不出話來。有一次我的主管,被我咄咄逼人,當場跟我說看到我的表情,他會害怕。雖然我真的很想對人好,但是別人感受到的卻是沒有被尊重的感覺。我覺得要說真話,直指對方的缺點,逼著對方改善這樣的缺點,才是真的對他好。.....」

閱讀更多

因忠於自己而外遇

戀愛很浪漫,進入婚姻,一起生活才是最磨人的。彼此很容易把潛意識裡認同的角色、價值、行為投射到親密伴侶身上,馬勒也不例外。馬勒母親心臟不好,跛著腳走路,愛對母親受苦的病容,他對佛洛依德坦承:「我有時候會想要艾爾瑪像她那樣受苦」他也曾對艾爾瑪說:「若得了天花,整個臉變形,到那時才知我有多愛你.....」

閱讀更多

想像.嚮往.對話

《路加福音11章52節》說:「你們這些自以為是的法師有禍了!因為你們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自己不進去,那些正要進去的,你們也阻擋。」《11章43節》說:「你們這些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喜愛會堂裡的高位,且喜愛人在市場上問你們安。」佛教的法利賽人、自以為是的法師不會比基督教少吧!...

閱讀更多

兩個臨終問題的故事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臨終時,會最想聽到你對他說什麼?你臨終時,會最想聽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對你說什麼?這兩個臨終的問題——有關死亡回光返照的問題——最後,卻導向生!九個多月前、也就是我們剛進入這個羊年時,當大部份臺灣人在歡渡農曆春節時,我86歲的媽媽,卻在大過年期間,進出醫院急診三次。有兩次都是晚上緊急被送去,檢查折騰等待三四個小時、醫生確定她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後,才在凌晨二三點鐘出院回家...

閱讀更多

第 10 頁,共 17 頁

  • 最先
  • 上一篇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下一篇
  • 最後

最新文章

流水想
親緣與法緣
瞥見「離兩端」的空隙
阿嬤8歲走江湖的生財工具
和八爪章魚的一場戀愛
紀念母親
長期活在負面的幻覺…
特效化妝師的關係典範

最新活動

院長專欄:

Understanding~你甘知影?
日常生活的獨立自由
「什麼是我?」

線上練習:

我是誰?_調身
身體很難受的時候
大地實在流通

線上聆聽、收看影音:

真正的德目是八正道的互相榮耀
離苦之道
無常

109_1

79_1

三昧智學院
2025

電子報訂閱

追蹤我們

FACEBOOK  

ID: @ois0151p
使用行動裝置時,
可點圖直接加好友。

聯絡我們

samadhispirit@gmail.com

Back to desktop version Back to mobile version

Login form

  • Forgot your username?
  • Forgo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