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階三堂課

2015-10-25 院長

u149 1「你認為馬丁路德金,是上了什麼樣的課,讓他變成那麼厲害?!」
想像自己是三昧智學院的學生,要上怎樣的課,才能入眾生心行?

在上課之前,首先,要去找你最欣賞的傳教士,不分台灣人或老外,去瞭解他的學習背景和修行歷程。有了這樣的接觸,才會看見自己的不足,才會知道自己需要加強什麼。

三昧智學院的第一堂課:介紹自己

1. 宗教師的責任就是重新定義宗教,而不是放棄宗教。願意去問每個人:「什麼是你嚮往的宗教?」一般人對宗教印象不好,導致喜歡宗教的人有可能都不敢跟人談宗教,總以為對方會排斥或藐視宗教,其實主要的原因是,大部份人都只看到現實中的宗教,卻沒人鼓勵他們去看想像的宗教!

2. 透過問的方式,來學習聽,內心不要被固定答案框限,才有格局與能力與人連結。如果懂得傾聽,必然能夠找出彼此共同的嚮往:對現實世界永不妥協,打破共業宰制,從共業纏縛的傳統當中解脫出來。

三昧智學院的第二堂課:用想像來連結的宗教

大家對想像的政治、或想像的教育體制是有興趣的,因為,想像比現實有空間。

一般人不喜歡談現實面,就像談到兩大黨就會說一個爛、一個毒,因為現實中有很多的牽制與妥協。因為人們的好惡都很強,一談現實就容易卡住,因為現實沒什麼好講,也講不出東西來!當涉入現實,牽繫太深,就很難跟彼此連結。其實,這正是台灣社會的困境,太快回到現實面的是非對錯,缺乏想像,就很容易有對立。

一直談現實,就會失去想像,失去想像,就失去夢想與心願。

人們是因為夢想與心願才會集結在一起的,因現實而結合的很少,就算在一起也很容易因為利益衝突而分開。要拋開現實的包袱,就是要會從想像來呼喚,從「談想像」下手,然後,再讓想像跟現實結合,這是所有問題的關鍵!

現實與想像的差別就在於──想像可以跳脫時空慣性的束縛。

金恩博士談的是想像,耶穌談的是想像,佛陀談的也是想像,當時,印度的現實是婆羅門教、羅馬的現實是猶太教、金恩博士的現實是白人容不得黑人與其平起平坐。

當金恩博士在林肯紀念堂的台階上說:「有一天,在喬治亞州的紅色山丘上,從前奴隸的子孫們和從前奴隸主的子孫們將能像兄弟般地坐在同一桌。…人們不是從他們的膚色,而是從他們的品格來評價他們…」白人是不可能不認同的,因為,那就是每個人心中所嚮往的社會,所以,大家不分種族,都願意跟著金恩博士的腳步走!

三昧智學院的第三堂課:要會介紹你心中想像的三昧智

1. 什麼是三昧智?

三昧智是想像的宗教:離兩邊、超越對立,不媚世阿俗、不依附金錢、不依附權力、不依附傳統、不附庸科學、不附庸市場、不附庸政治。

真正的普世價值不只是言論、出版….等等自由,真正的普世價值要有宗教的高度與格局,一個社會若少了這樣離兩邊、超越對立的核心價值,一定會遇上穆斯林與基督徒不共戴天的對立沖犯,自由很容易變成放任,民主也有可能變成納粹,美國的資本主義變成只顧自己的利益,英國重視法律,但也頂多照顧自己國家的人。

2. 思考三昧智與社會的連結

社會缺少什麼?三昧智可提供什麼?如何推廣?

三昧智的核心價值,就是以自由為核心,從中解脫人性的束縛,圓滿人性的最真最好與最美。更簡單的說,就是榮耀人性,讓人覺得生命是值得的。

三昧智,就是一個最能夠讓人對焦、最充滿歡喜心的生命態度。

一想到三昧智就會眉開眼笑,就會想到波羅密(Pāramitā),到位與圓滿!波羅密這個字就是美國最大電影公司派拉蒙(Paramount)的古字,一個字能夠深入淺出又平實、摩登又古老,這樣才迷人,會讓人一聽就想奉為生命的圭臬跟指標。

3. 要有本事招生

就像聽了金恩博士想像的社會,人們會覺得那就是自己所嚮往的,而跟著金恩博士走,當人們聽到你想像的三昧智,也會嚮往來三昧智學習嗎?

佛陀傳法,一開始就跟人介紹:「八正道」是一乘道,唯一的一條康莊大道。不妨推論,這條八正道也是佛陀的一種想像,從現實面來佐證,實際走出八正道的見證,幾乎沒有記載,但仍有大量信徒願意跟著佛陀走。(*請看註解)

要如何培養這樣的能力?

a.  讓對方想像,聽對方說:什麼是我們想像的生命、關係、政治、教育、世界…?幫助每個人用想像來對話。生活中,我們就是因為沒有想像力,才容易對立、口角,因為都用過去的記憶、過去的理解在對待彼此,只看現實,不願意想像,才會一直活不出過去的束縛!讓大家學會想像,才有辦法重生,不斷重生才有生命力

b. 介紹解脫與自由的關係,以及先有真再有善才有美的步驟,並且用舉例(現實)來見證,延伸到各層面(這需要有人文社會科學的素養),講得很精彩,跟世間的知識結合的很美妙。

c. 不斷地對焦三昧智,分享自己最喜歡的生命態度。只要很會講就代表很會做因為講的一定是生活的體驗,是自己的受用。很會講,表示做得很熟練了。就像佛陀的第一代弟子,不需要讀一大堆佛經,專攻無常、苦、無我,專攻慈悲喜捨,一再揣摩,一直到很精熟。耶穌的第一代門徒,也沒有讀過聖經,而是把一兩句耶穌說過的話弄懂弄通,用整個生命來實踐這句話的精髓。讀宗教經典,跟看一部電影、或讀一本小說不同,電影或小說如果沒看完,不能說懂了創作者的意思,然而,宗教經典,一個字、一句話通了,就全通了,如果一個字、一句話沒有通,那麼,讀完整部經典也不會通。

為何我們那麼強調想像,因為,有想像,才會「有空間」,不會自以為已經知道了所有的實相;「善解」,就是有想像的能力。生命有趣就在於想像,用想像來帶動,關係才能流動。一回到現實,就很容易被綁住!

基本上,只要還沒解脫,什麼都是想像的。以坐姿比喻,(內身)自以為姿勢是正的,但張開眼睛,鏡子(外身)一照是歪的,也就是說我們其實很難真正的知道。為何說「如實知」?「如實知」的意思是「要有很大的空間,才有辦法如實知。知道自己不知,也是一種如實知!」

所有內身、外身、內外身,一開始都是想像,之後再用現實的「外身」來校正,再來才是「內外身」現實跟理想的結合。不斷來回拉近現實跟想像的距離,才有可能一步步印證理想。

練習「想像」,是為了讓理想與現實有結合的可能!

(*註解:比較可惜的是:現有史料大多是對佛陀歌功頌德的記載,很少有兩邊的論述,比如有一個耆那教的人要來拉攏佛陀的弟子去皈依他們的教派,但記載都說佛陀很厲害,要挑戰他的人很差勁,但是,如果對手都很差勁,你怎麼可能很厲害?這算哪門子的辯論!相較於西方哲學家諸如柏拉圖的對話錄,雙方勢均力敵,都很厲害!真正的紀錄是要看兩邊,但這樣的紀錄在宗教上很少見,哲學有趣就在於有兩邊的記錄,若是單方面的紀錄,而且都說自己贏,這樣是很無趣的,根本無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