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承接父母的殯葬公司,雖具挑戰性,但喜歡這份工作,特別是與家屬溝通的過程,即使遇到難以協調的情況,也視為有趣的挑戰。經營壓力來自案件結束後的空檔與焦慮,循環不斷升起又調伏。如何真正不再焦慮?A:有生意就賺錢,沒生意就修行,把焦慮的時間拿來修行。
Q:聽到中華奧委會不允許台灣隊伍正名時,我感覺像胸口被一塊大石頭壓住一樣。每當看到那些不公不義的報導,我會不自覺的痛苦起來。要如何才能活出自然且真正的快樂,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論上的快樂?A:做自己可以做的,超出範圍就是不知量。
Q:我覺得自己不夠細緻入微,該如何練習才能變得更細膩,或者更有主體性呢?A:弄清楚彼此的要跟給就好了。
Q:最大的困擾是全家人的健康,先生和孩子不愛運動、吃得不健康,如何放下我的擔心?A:一切從自己開始。
Q:年歲已長,我想知道什麼是了生死?A:了生死,就是了煩惱。
Q:我跟自己約定一年不碰異性朋友,現在約期快到了,但我對感情還是充滿好奇。我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可以交男朋友了?A:當我的快樂不必依賴別人,進入兩性關係,才不會變成綁架。
Q:我常想到她一方面對我示好,卻一方面又欺騙我,讓我感到無法釋懷。我覺得自己的感情受到了傷害!因此我選擇只說必要的話,不再給予擁抱。因為感覺自己的感情被欺騙,內心也無法再和她建立有感情的互動。請問我該怎麼做才好?A:要了解,不要壓制,幫助對方管理資源。
Q:女兒現在念國中,正值青春期。我因為管教她而與她發生衝突,不知道該如何與她建立有感情的互動。她經常說謊,然後又向我道歉。我可以對她冷漠以對嗎?如果冷漠以對,這算是霸凌嗎?A:我就是森林,是寂靜,不是冷漠。
Q:我想學習智慧者如何隨時保持主動,站在制高點。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A:回到單純的給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