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課是一種安息

2007-00-00 院長

u235

Q:我們平常每天的定課,親教師說,就是要跟世界上最美麗的心對話,可是發現自己每天做做做,本來很有感動的,現在都變成運動。反而做運動,會讓身心更舒暢、更放鬆,漸漸的就好像覺得,做定課沒有動力,這個部分覺得問題是出在哪裏?

A:做定課是在靜中認識「空」,運動後身心更舒暢,跟認識「空」沒有什麼關係。

做定課,比較根本,比較會觸到內心深處的感動,更容易觸到「空」,用基督教的話說,定課是跟神在一起,就像他們講的安息日。做運動,不容易觸到「空」。

定課是一種安息的意思,它不是運動。

1924年夏季奧運,「英格蘭飛人」李愛銳拒絕在星期天參加短跑比賽,他從小就相信,星期天是安息日,是敬拜上帝的日子,應當分別為聖。他可以拿金牌,但他寧可放棄。他說「是上帝使我跑得快。我跑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上帝的喜悦。」

做定課跟運動完完全全不一樣,定課是跟神在一起,跟最美麗的心在一起,定課是讓你重新知道,你有最美麗的心。最美麗的心是存在的,因爲這是信心的根源,人對自己、對別人有信心的根源,要常常去觸天地之間最美最真的心。

定課是一種停下來的功夫。他就是要停下來,所以《舊約.詩篇》裏面有一句非常非常有名的話,「你要安息,這個時候你才能夠認識我是你的神。你只有在安息下,完完全全地停下來,完完全全地萬緣放下的時候,你才有辦法認識,什麼是神。」安息這個字原文是raphah,意思剛好是佛法講的「萬緣放下」。「萬緣放下」就是認識歸零認識空。當你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你最接近「神」。你也不用把它抽象化,把它客觀化說,有一個外在的東西;「神」就是你最真的生命。

所以當有人說「你失神了」,「你這個人很有神」,就是說你這個人很有內在的那種生命力,神可以是最普遍的東西,是內在最美的生命力。祂不一定要很宗教的東西,但是祂一樣是最真的,最感動的生命,定課是這個意思,它跟運動是非常大的不一樣。

Q:親教師剛說,這個內容是由聞思而來。所以在我做定課之前,我內心已經有這樣的相信,雖然我沒有法喜,但我還是願意回來定課?

A:對,定課是祂來領受身體的智慧,領受我們的身心是在最自然、最安靜的狀態下。他最沒有我的那個狀況,因為運動會有跑出很多的「我」來,所以剛剛講一百公尺奧運金牌選手的例子,換成別人,大概會感嘆說:「我沒有辦法吞下那種興奮和驕傲,我沒辦法平息。」

這跟宗教的那種心平氣和,那種平靜,那種寂靜的感覺,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的。而且你一直在動的話,你身體的智慧,沒辦法開展。因爲在動的時候,那個我就會一直跑出來;只有在靜下來的時候,然後身體整個靜了,我的造作停止了,什麼都失去了,你才能夠沒有患得患失。那個神就是無我,無我的東西叫做神。很神很神的那個神。

所以用出入息隨念、用姿勢、用神情,就是在診斷;用出入息、用呼吸、用姿勢、用你的神情。來診斷你的身心狀態,來回歸身體最寂靜的智慧,所以我們說,借用太極拳的話,我們稱之一種停下來的微太極,一種放鬆到底的微太極,在微太極裏面,我們看到生命無常,在微太極裏面,我們體會收縮膨脹,在微太極裏面,我們體會真正的一陰一陽謂之道,它非常微細,很安靜很安靜的,這在運動是不可能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