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天地準的禱告

院長 2011-11-13

u169 1《黃帝內經》:天賦予人的是「德」(至情至性),地賦予人的是「氣」(後天滋養)。

「六神有主」就是所有的注意力對準老天賦予的誠德,做自己的最嚮往最精彩。

神造人的時候,早就將祂自身植入在每個人身上,等我們去發現去啓動。在每個「當下」尋伺那個最喜樂最主動的能量,叫做「直覷神明」。

莊子說「與天地精神往來」說的正是「直覷神明」,這是真正的聊「天」。《易經》記錄前人的活動,先民在古早古早民風淳厚的世代,就崇尚敬天尊天,天與人很親,聊天與談天說地是最平常的用語。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與天地準的「準」就是「依止」,「與天地準」就是「依止天地」的禱告。

禱告是本能,是自然的,就像真正的聊「天」,沒有一絲造作勉強,本能的相信老天有眼:「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本能或直覺都會呼喊老天,說「天啊!天啊!」“Oh my god”“Oh Jesus”,這就是在禱告。只是每個人的禱告,會因個人的宗教文化素養而有不同的體認與內涵。

禱告就是「謹以至誠」的至純至性。把天賦予人的「德」放在心上,斟酌尋伺,此即「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禱告是本能,但內涵需要淬煉,需要在日常生活淬煉與天地同在的「絕待」。「我對你好,不是因為你也對我好;我對你好,是因為我的喜樂滿溢,因為我深深受用天地的厚待」。

台灣人需要至純至性、至誠無息,常跟神明禱告的信仰。

禱告就是「與天地精神往來」的「直覷神明」。把跟眾生利益結合的困難交出去。面對無常,要展現在至情至性的禱告,不斷敞開、不斷接納、不斷尋伺喜樂與主動,找到「是其所是」的深心信解與自在。

基督教慣用禱告來交出去,淨土宗常唸阿彌陀佛也是一種禱告,倘用有所求的心唸阿彌陀佛就不叫禱告,凡有功利色彩的,不管是求財、求壽、求無病、求名求利,都不叫禱告。

真正的禱告,不能有所求,不求「保庇」;「保庇」不待求。有所求就失去純淨。禱告的時候,不可以有一絲絲功利的動機。一般人誤以為不求「保庇」,何必膜拜,他們不知膜拜本身就是「與天地準」了。

禱告形同對準天地佈達:「諸天神明,我願意服務眾生不求回報」,敢這樣禱告,敢交出去,才算是禱告。「視於冥冥,聽於無聲」,沒看到什麼,沒聽到什麼,只管頂天而立地,一味單純對準「天之所覆,地之所載」。

院長從小的信念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說的是「天道無親疏,天道常與善人同一鼻息」。天道是天平,終極一定平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報是遲早。院長根本不會在乎老天有沒有護佑,只在乎自己的心有否對準天地。古老文化最純淨的宗教信息就是這個。

院長的禱告常是非常簡單的幾個字,就是把問題、把自己交出去。借橫渠先生《太和篇》一句話:「清通而不可象為神」,神是清通,不可取相。禱告之前的動作,很細膩、很清明,對準了,這是真正禱告的內容。一直在對準天地,一直問天問地,乃至「無相」。心要跟天地一樣純正,才可以禱告,才可能對準天地。

深深的相信,心對準天地,天地護佑與否,不是尋伺的標的。尋伺的標的只有喜樂主動波羅蜜,只在乎自己的心有否對準天地。對準了,足矣。只要一想到禱告,中心線就是對準天地,馬上歸零,「天地位」,所有的法都在禱告裡,都在三際一時的當下。

真正的禱告,是「心淨國土淨」,心一定要很淨,才能對準天地所護佑的國土,心要很清淨,才會有古人說的「齋戒沐浴」,沐浴是個淨身淨心的形式,意指要用最乾淨的身心,不是只有身體乾淨,最重要的是心要很乾淨。

禱告之前,心要完全放下,不是禱告為了放下,是先放下再禱告。一開始練習,心尚未完全放下。在禱告中,心慢慢地脫落,練習到最後,會發現,禱告根本還沒說什麼話,就已經對準了,甚至身心的葛藤完全脫落。

神明代表慈悲跟公平正義,公義就是智慧。智慧不夠直接、比較曖昧,容易讓人想到老榕樹下的老人,軟軟的沒有力量,公義一定有哪吒「轉型正義」的神釆,公義一定會連結到立憲與立國精神等普世價值與真愛。跟神明禱告,要饒富內涵與美感。因為嚮往最真最美所以有內涵、因為無所求所以有美感,這種高格局有虔誠信仰的禱告最容易推動。

一般人最本能最直接的動作就是「問天」,《三昧智》就是把「問天」跟「諸天神明」連結,「諸天神明」一定是慈悲跟正義,老天一定有眼,因為「天道無親,常與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