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白目修行人」特別多

2021-02-08 院長  

u199 1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感受他人的能力,透過模仿他人的動作、表情、感受、情緒來同理他人、感同身受,直接了解別人的動作、意圖或情緒,藉此可以感受別人的苦與樂,生物學上叫做「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構成的模仿神經迴路。反之,生物學上稱之「模仿神經迴路故障」。

做最真的自己,要允許別人也做最真的自己;不了解也不管別人的感受與需求,叫做「自以為是的執念」,叫做「不尊重」,不叫做「做最真的自己」。

做最真的自己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讓彼此的關係最真最好。有第二步的嚮往才能校正第一步的偏差。下列三項是佛陀經常提到的白目關鍵:

1.不清楚自己身心的界線分別、需求、感受、價值判斷、意願。
2.不清楚他人身心的界線分別、需求、感受、價值判斷、意願。
3.對關係、環境氛圍的不覺知。例如:在公共場合講話很大聲、旁若無人;自以為很在乎別人卻不知道已經在別人傷口上灑鹽;自以為講話幽默,別人聽起來卻是諷刺羞辱;自以為做得很得體就勉強別人跟自己一樣。

接受彼此需求的不同,叫做「尊重」;不接受叫做距離。

2500年前的佛陀開示了很多「內身」「外身」「內外身」,可惜早期修行人離群索居,輕視關係、重視獨修,絕大部分修行人都有這三大盲點。「內身」就是清楚自身的界線分別、需求、感受、價值判斷、意願;「外身」清楚他人身心的界線分別、需求、感受、價值判斷、意願;「內外身」清楚覺知關係與環境氛圍。因為清楚,所以知道怎麼進退取捨。

親密關係裡面,生活作息不同、衛生習慣不同、口味不同、性的需求不同,要給出彼此空間,不適用「你不在乎我的感覺與需求」來勉強對方與自己步調一致。

白目的人,不會觀察他人與環境,只看到自己當下的需求,看不見他人困擾的表情、眼神、嘴型,看不懂對方的難過、困窘、反感、壓抑、悲傷、生氣、疲累、無聊、渴望還是厭惡。一味做自己想做的事、想說的話,很少把「別人如何感覺」擺進去自己行為的準則裡。也許在意也許不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卻不在乎別人的感覺。

《信心銘》講「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白目修行人」將「但莫憎愛」理解為「沒有口味需求的好惡」,「憎愛」的意思是貪嗔,不是生活品味的好惡。好惡是感受的喜歡跟不喜歡,感受是生活改善去惡的基本資料,不可以沒有取捨揀擇。沒有取捨揀擇很容易變成白目、很難交流和共鳴。

最糟糕的是把白目當成「無分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