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做為一種品味的選擇 道德不應該是一種制約,不應該受外在街談巷議黨同伐異排擠效應的束縛,道德應該是一種美感品味的選擇,就像要不要與菸酒為伍,是一種選擇,只要不酒駕、不在公共場合抽煙,都可以接受,就像要不要熬夜、作息不正常,就像要不要結婚生小孩,就像要不要關注公平正義,就像飲食要不要高膽固醇、高糖、重鹹重口味,別人管不了。 閱讀更多
吸入慚愧•呼出感恩 佛陀會如何表達祂的慚愧呢?會很敞開接納一切面向,沒有分別、批判、比較的心來含容咀嚼,對未來保持開放的,讓慚愧的能量融入氣息轉化生命態度,感知自己的有限,能夠給出的,能夠回饋的,竟是這麼有限,受之於天地,受之於環境,受之他人是這麼多,能夠擁有不是理所當然,願意縮小縮小,好入眾生心行,領略萬事萬物的美與功德。 閱讀更多
初識音樂木雕家蔡平陽 今天早上要拜訪木雕蔡老師,蔡老師一如以往,很熱情地招呼一寂,跟她分享他的作品。令人驚奇地,原先預想的緊張狀況都沒出現,增上的發展一樣樣接踵而來。一寂介紹完三昧智學院的宗旨後,蔡老師帶我們進去主屋參觀他的作品。在木雕桌椅與許多陳列品旁有一台演奏式的大鋼琴。蔡老師突然坐下來,很氣派地開始演奏,即席演奏ㄡ, 閱讀更多
第一關要學的幸福 睡前感到身體疲憊,上床躺臥後又無法成眠,身體與心完全是兩碼事,一時無法成眠,也不會讓心生煩惱,因為外面下著雨,颳著早春的寒風,身體躺在溫暖的被窩裡,享受著清醒,此情此景,說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閱讀更多
你彈的不是「國歌」 小老鼠每次上課都使出一指神功,彈的旋律就是國歌,上回我用另外一個方式阻止他的「一指神功」,我說你彈的不是「國歌」,是中國國民黨黨歌,他愣了一下,顯然有震撼到他的小小心靈,他問那國歌是哪一首,我的答案恐怕是更震撼的,「台灣尚未建國,所以還沒有國歌」。喔?果然他開始思考了。 閱讀更多
外國同事問:你們不是China? 其實我們社會裏各種關係間的緊繃、難以溝通、無力感,也是從「把書讀好就好、其它都不用管」的教育來的,由於這種「鼓勵對週遭冷漠」的教育,我們不了解別人想些什麼、需要什麼,無法感受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當然也就不懂得尊重,只會權勢壓人了;一個個高升的「爺們」都不知民間疾苦,這不都是刻意製造出來的嗎! 閱讀更多
台灣的「村八分」 發覺大家真的都很不喜歡這種拜拜文化,能簡化就簡化,能應付老一輩就應付一下老一輩,這也是我們台灣的「村八分」。但我相信隨著觀念的進步,生活型態的改變,這些食古不化的文化將被淘汰。 閱讀更多
是非不分怎麼紀念228 我本以為這二十幾年來,已經可以討論這些過去禁忌的問題,應該是真相大白了,但從國高中的課本我們可以看到,誰是加害者,責任該歸屬誰,至今都未釐清。賠償家屬的錢也是從國庫出,而非由國民黨出。還有《中正紀念堂》依舊叫做《中正紀念堂》,還依舊在祭拜蔣中正這個人。正義依舊沒有到來。 閱讀更多
結婚或獨居的吸斥原理 對於獨居比率越來越高的傾向,有些人憂心忡忡,擔心獨居對社會關係和族群發展有不良影響。其實這才真的杞人憂天,因為真正的問題根本不在獨居,而是在我們建立了什麼樣的關係。傳統社會婚姻觀念「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過是一種沒有主體性的從眾心理)。 閱讀更多
非我族類的慢性焦慮 真正的自由,是不給自己的知見綁架,正因為知道人的侷限,才會凝神傾聽天籟。宗教是連結,從相信每個人都在追求至真至善至美開始,才會願意跨出那一步,尋求溝通的管道,謙虛吸納多元觀點,找到彼此的公約數,讓關係有善的流動。 閱讀更多
即將出國遊學的保母女兒 什麼是愛?「有沒有可能愛是希望有人跟你在一起是因為自由?因為很自由所以在一起,因為在一起很自由所以繼續在一起。我跟你在一起不是因為互相依賴,是因為相互間更自由更獨立更可以一起做事,甚至所做所想所說都可以榮耀彼此。」 閱讀更多
給巴基斯坦女人翅膀的天使 從16歲到今年即將26歲的小女子,在全世界都感覺無力的傳統伊斯蘭社會,竟然可以在那麼樣艱難的環境中,成就如此讓人景仰的變革,難怪人們頌揚她是「馬拉拉第二」,她回應說「在巴基斯坦,每天都誕生一個新的馬拉拉... 閱讀更多
面對IS暴行寬恕或復仇? 「我們不原諒他們的行為,因為這些行為實在罪大滔天。但我們要打從心裡深處原諒這些殺手。」安伽婁主教在與CNN的訪談中說道。「不然,我們會被憤怒和仇恨吞噬,它將變成一股不該存在世間的暴力漩渦。」他祈禱上帝給被害者勇氣... 閱讀更多
身心的變化與奧秘 上座後,按部就班,先隨意做幾口呼吸,讓自己連結當下身心狀態,感覺呼吸停留在自然頻率的表淺當中,為打破慣性的呼吸模式,改換換鼻呼吸,可以讓呼吸深入連結身心,透過交感與副交感的運作,身心快速收攝,換鼻呼吸好幾回之後,自然轉換為長呼吸… 閱讀更多
我們家的印尼看護 大部分外勞朋友,她們年紀輕輕就從他國來到台灣,服務我們的長輩,付出不少於本地看護的勞力、心力,為什麼她們的工資不能比照本地勞基法的最低基本工資。如果我們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權國家,法律制度除了給一個合理的薪資外,也應該保障她們... 閱讀更多
最美的分手 分手難,是因為一開始就不了解關係的神聖性是源自於靈魂的立約,而不是一輩子的承諾。如果不是以「雙方的平等、自由」為前提的靈魂立約,又何必綁住一生一世?隨時可以解約會不會更真、更自然,也更美? 閱讀更多
我喜歡的宗教 我喜歡的宗教,不會把宗教據為自己的專利,也不會發展出有階級制度的壟斷事業。我喜歡的宗教,會鼓勵每個人去挑戰既有的社會秩序,去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是怎麼產生的。我喜歡的宗教,不會是納粹式、自認為比別人優秀的,會對每個人都慈悲,而不是只對信我的人慈悲。 閱讀更多
黑冠麻鷺的經行 回到家裡,當我從洗衣機裡拿起衣服,高掛在衣架上,怎麼感覺我的手就像黑冠麻鷺的腳舉高收縮起指爪,當我掛好衣服,輕鬆的放下了手,怎麼感覺我的手就像黑冠麻鷺輕放張平的指爪。當我拿起筆,寫著些什麼時,尖尖立起的筆桿也像是黑冠麻鷺提起的腳... 閱讀更多
等著賣身的無奈 看到他們的臉書內容,也是完全跟公共事務、國家政策走向無關的照片或文章,有等著被賣的無奈,面對壓榨人油的「慘」業,沒有議價空間,勞動力市場供過於求,管理階層不在乎你精神不濟或怠工、破壞機器,他們要的是血汗,不是品質。 閱讀更多
宗教異同就像語言 「一個是上帝造的,一個是人發明的;一個是來治療的,一個是互相傳染的;宗教要你替他做事,耶穌卻為你做事;宗教把人當奴隸,耶穌把人當兒女;宗教給你束縛,耶穌讓你自由;宗教給你盲目,耶穌讓你看見;宗教要人尋求神,耶穌說是神尋找人。」 閱讀更多
外甥對母親的「孝心」 聽了他這一番話,心裏很是震驚,婚姻大事,豈可拿來當做代理孝心的籌碼?這又是一個孩子基於孝心,不知不覺落入「孝」的框架創造出來的作為嗎?我不由得心疼他這樣的做法,因為我更希望他結婚的理由,是基於找到對的人,自己也是對的人,可以無條件的給出愛... 閱讀更多
步道十帖 *桐花/非因冷的極致/非因北的典故/當融化的大地/釋放了你/我就引燃/所有的白/*小徑/用心跳去看/用呼吸去聽/用髮梢去嗅/幸好你來了/現在的你一定懂/坦直/不見得比蜿蜒更趨近真實/*靜謐/ 閱讀更多
基督徒和佛教雞同鴨講 傳統佛教的修行往往窄化到只唸佛號,沒有與世間連結,不關心社會公義,漠視資源分配的厚彼薄此,修到後來頂多不是覺得很孤單,就是互相取暖。她說她看到的佛都杵在那裡不說話,因為《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說佛不能講話,而上帝會和她講話。 閱讀更多
領受靜坐的絕美 靜坐比前一天更快進入狀況,呼吸是很快變換頻率與氛圍的好方法,只要願意回到當下,瞬間就連結上心與身,靈魂就能安穩地坐落於此時此地,感知每一口氣息進入身體有著鮮活有趣的觸受,感知著每一口呼出去的氣息,進入浩瀚無窮的天地... 閱讀更多
我過去吃味的翻版 堂妹並沒有因為如願生了兒子,她在傳統婚中的兩性關係就可平起平坐,堂妹夫依然也許多大男人主義作風,堂妹依然傳統中逆來順受的女人。在女兒們眼中,不知不覺,堂妹竟也成為傳統框架下委身大男人的幫兇,一味要三個女兒凡事要讓弟弟... 閱讀更多
我們是彼此的鬼魂 電影中呈現的是複雜的科學理論,但我卻覺得很容易連結自身的經驗,回想生命中,所有曾經對我有影響力的人事物,我總是覺得,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只需一個注意力的啟動,那句話、那個動作、那個表情、那個氣味、那個經驗... 閱讀更多
不只是做個樣子 昨晚,嫂嫂告訴我,她練習瑜珈時,拉到了右腿的後腿筋,已經好一陣子,右半邊身體都會麻,從後腰、後肩、甚至麻到右臉。觀察了她的坐姿前彎後,發現,她的腳掌回勾,膝蓋鎖死,造成後腿筋過度伸展。我告訴她正確且安全的做法,必須兼顧... 閱讀更多
會逗老母笑的兒子 晚上,看女兒在臉書上放了兩張婆推著先生的照片,旁邊寫著:今日戲碼:老推少。最喜歡看阿嬤被她的緣投囝逗得呵呵笑!婆今天誇了先生好幾次,說他很「緣投」!在天上的公公如果有知,絕對想不到,那個以前動輒罵婆「妳沒唸書、妳惦惦啦(閉嘴)!」的兒子,現在可以把婆逗笑成這樣!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