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才能感覺彼此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靈魂的自然,何必害怕或恥於推翻上一刻的自己呢?我的注意力應該要放在推翻帶來的開展和自由,而不是拼命想要控制,逃避好奇,害怕未知。靈,spirit,是不動的無為,是being,是空。魂,identity,是要動的有為,是doing,是不斷在對準和修正的。 閱讀更多
失去童貞的那一年 我們的社會(學校與家教)對性教育的啟蒙太晚,我們從來不教愛與欲的不同,我們的小孩還在相信「性關係等同以身相許」「有了性關係就要從一而終」… 長大後,我開始試著相信世界上有無所求的愛,相信有人可以做到,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我漸漸看見內心的純淨,看見自己有愛的能力。 閱讀更多
別對脆弱無感 布芮尼說:「脆弱是羞恥感和恐懼的核心,是因為追求自我價值的關係,但它顯然也是歡樂、創造力、歸屬感和愛的來源。我有這樣的問題,需要找人幫忙解決。」如果可以完全擁抱脆弱,相信讓我們脆弱的也會讓我們看起來美麗。「內疚和羞恥同樣強大,但前者的影響是積極的,而後者是破壞性的。(Guilt is just as powerful, but its influence is positive, while shame is destructive)」以至情至性的由衷心完全體驗,一切內疚和羞恥,好的壞的,都會溶化成喜樂。 閱讀更多
女性真正渴望的是… 真正的言論自由,是要面對死亡來說話的,妳已經準備好,說不說都要被砍頭,所以,妳會毫無恐懼地說。如果還在想著這樣說會被打圈圈、那樣說會被打叉叉,就不可能毫無恐懼地說話。 言論自由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也不是出於恐懼、為了討好、交易、獲得利益、鞏固權力而說,言論自由,是面對死亡毫無恐懼了,所以句句都是臨終之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是對天對地最莊嚴的宣告。 閱讀更多
找回無所求的愛 連結上源源不絕的愛,身心無比的流動,說話自然不費力,感覺身心整個都鬆開了,連內分泌都改變了,嘴巴喉嚨間的唾液,甘甘甜甜的,生命中有法真好,像沙漠裡的甘泉,讓枯寂的世界煥然一新。 閱讀更多
學到如何抓小鬼 午後休息時,我與小兒子分享,他現在比較敏感了,會留意自己被什麼抓走,心情被什麼影響,只是不知道方法而已。院長教我們「絲毫不抓取,那就是神。抓取就是妖」這可以隨時檢視自己的念頭、想法,是妖?還是神?被妖抓走,就是失去信心,感覺自己不好,能量低,讓我們鬱鬱寡歡;神就是很享受,很喜歡當下的自己,很快樂。 閱讀更多
說不出的痛 找到源頭了,開始看到過去不曾留意的細微處,了解什麼是綿綿密密,什麼是二六時中,要在每一個互動,要在每一個說話,要在每一個姿勢,要在每一個表情留意起心動念,對準中心線,連結到心,連結到空,也就連結到綿綿密密無限的愛。 閱讀更多
當她不再感到快樂 「你可能混淆了愛跟喜歡,冬梅愛你不等於喜歡你。當你給的不是她需要的,她就不再喜歡你,也不再感到快樂。你做的再多,可能都不是她要的。當她不再感到快樂,你們的關係就是一種勉強,感情勉強不來,無從強求。」 閱讀更多
幸福長的企劃書 我從來不擔心部屬能力比我好,我總是鼓勵他們要從公司的角度去看事情,把自己當老闆。因為我自己就是用這樣子的角度在看事情,在做事,所以他們也很能接受,他們因此而更有能力,也表現得更好,而我們整個部門的整體績效也更能發揮。 閱讀更多
化劍抜弩張為賓主盡歡 當對方再度尖銳回應,而且拉高聲調的時候,我突然注意到彼此之間的劍抜弩張,這時就放鬆下來,有空才有真,完全接受彼此的不由自主。邀請對方回神、放鬆,把聲音放低、放小,讓整個氣氛緩和下來。 陀。 閱讀更多
「要」與「給」的斟酌 我要的是父母能給的嗎?父母能給的一定是他們擁有的,我不可能去要他們沒有的,很能體諒父母走過日本殖民時代,以及二次大戰,沒有學歷,一生務農,要養活一大家子真的很難為他們了,他們活在他們的時代裡是沒有問題的,而我要活出自己生命的新氣象,是我自己要努力的,渴望得到最嚮往最想要的東西,是自己的事,有關價值、自尊、自信、肯定…..只能從自己身上要,也只有自己能給的自己的,以前我搞錯了,也要錯了,總算清醒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