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智學院

三昧智學院

  • 首頁
  • 線上閱覽室
    • 練習心靈體操
    • 聆聽真心之籟
    • 主題影音
    • 深度閱讀
    • 波羅密酷卡
  • 交流園地
    • 院長專欄
    • 共筆部落格
    • 學員見證
    • 青年平台
    • 電子報列表
  • 關於我們
    • 三昧智
    • 見證分享
    • 連絡我們
  • 首頁/
  • 線上閱覽室/
  • 練習心靈體操
  • /交流園地

在禱告中進行戰鬥

這部影片用「戰爭」這樣的字眼,形容每個人內在隨時存在的戰場,可不要小看我們隨時存在的小小衝突,小小聲音、小小批判、小小成見、小小的不知以為知……它可能是不折不扣隨時偵防盯梢的狙擊式撒旦,隨時打碎我們心靈上的平和與喜樂,最糟的是,還會混淆視聽,搞錯對象,讓我們撈過界,開闢另一個不屬於我們自己的戰場,把關係搞砸了。

閱讀更多

為自己人生理想禱告

這三年在《三昧智》學法,對心靈轉化的素材,特別有興趣,永遠不嫌多。院長對禱告也很強調,視禱告如打坐,就我自己體驗,每天定課其實就融入禱告的功德了。每一次禮佛,我體驗到的是,對天對地的禱告,感覺《莊子.德充符》:「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以至純至性至真至美的心來禱告迎合,雖然自己沒有讀過聖經,還是會不時用真心真情來禱告,來交託,用整個身體整個心來頂禮,常常感覺禮佛之後,自己跟神跟上帝特別靠近。

閱讀更多

好奇的老媽

華人的父母不懂什麼叫界線、他們害怕孩子因為追求自由獨立的選擇而陷入貧困,寧願孩子順服主流價值、收入高,有往上爬的機會,才不會讓人瞧不起。他們希望孩子在別人面前能抬的起頭來、有面子,加入人生勝利族。然而,青春期的孩子最在乎的是自由選擇,用自己的方法找到自己的路。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勵與支持。...

閱讀更多

忠於「開放的自己」

忠於「自己」的意思是忠於「開放的自己」。藝術表現,無非要表達人情與人性。所有的藝術表現,再怎麼淋漓盡致,都有其限制。分享古典音樂改成分享流行音樂,不一定是不忠於自己的理想,比較是發現流行音樂有古典音樂「到不了的世界與愛」。就像馬友友的大提琴與街舞結合,應該不是馬友友降貴紆尊、屈尊俯就街頭藝術,更不是馬友友在討好觀眾。...

閱讀更多

先嚮往

知道自己問題在哪裡了,現在才真正了解,為什麼要先嚮往自己最真最美最流動的相,這才有依循的方向,才可以隨時問—這是我的最真嗎?我喜歡這樣的自己嗎?因為只有這樣問,才能隨時尋伺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不是出於八正道?是不是自己最真的嚮往?有沒有隨著自己的起心動念走偏?儘管自己魯鈍,領會有限,今天的體會,又好像又開了修行的一扇窗,看到生命方向要如何走,才會愈來愈明亮愈來愈有光……...

閱讀更多

真真實實的接納

以前,以為「跟自己好好相處」,就是要給自己喜歡的東西,給自己聽喜歡的音樂,給自己吃喜歡的食物,買自己喜歡的衣服,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給自己喜歡的娛樂與健身方式,…..基本上,還是沒有脫離原始的自我滿足方式,透過外在欲求來滿足,甚至藉著原始欲望的滿足繼續自我催眠,不去感覺心中不快樂的陰影與不舒服,以為這就是「跟自己好好相處」,其實,這是「驅樂避苦」,根本不懂「跟自己好好相處」之道。...

閱讀更多

情感的資產負債

當初會想要學法,很大的動力來自於愛情上的挫折,多年下來,我彷彿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我厭倦這種看不見世界、又看不見自己的盲目,我厭倦那種想來想去都是自我的投射的孤獨,我想要改變,想要看見,看清楚。然而,來自母親的這種情感上的匱乏,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學法阻力,讓我就連面對愛情,也一直有困難...

閱讀更多

《丹麥女孩》的台灣真人版

三昧智學院教導:靈魂不受身體束縛,男身女身不足以區分性別,靈魂的嚮往:氣質、能量、需求,才是決定性別的關鍵。女人如春雨,潤物細無聲;男人如風火,剛勁激情。乾放、坤收,各適其性,截長補短。「愛養萬物」叫做小;「萬物歸焉」叫做大。

閱讀更多

森林想 ── 在對方身上呼吸

森林想,不要離開人,不要離開人體。在關係裡,只要有一方離開了森林想,關係就離開了森林想。自然流動只是最基本的底線。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自然流動」當成最真,但沒有透過關係的照見,沒有透過關係更了解自己、透過關係更懂什麼是愛,就不可能真。

閱讀更多

有空,才能感覺彼此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靈魂的自然,何必害怕或恥於推翻上一刻的自己呢?我的注意力應該要放在推翻帶來的開展和自由,而不是拼命想要控制,逃避好奇,害怕未知。靈,spirit,是不動的無為,是being,是空。魂,identity,是要動的有為,是doing,是不斷在對準和修正的。

閱讀更多

失去童貞的那一年

我們的社會(學校與家教)對性教育的啟蒙太晚,我們從來不教愛與欲的不同,我們的小孩還在相信「性關係等同以身相許」「有了性關係就要從一而終」… 長大後,我開始試著相信世界上有無所求的愛,相信有人可以做到,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我漸漸看見內心的純淨,看見自己有愛的能力。

閱讀更多

別對脆弱無感

布芮尼說:「脆弱是羞恥感和恐懼的核心,是因為追求自我價值的關係,但它顯然也是歡樂、創造力、歸屬感和愛的來源。我有這樣的問題,需要找人幫忙解決。」如果可以完全擁抱脆弱,相信讓我們脆弱的也會讓我們看起來美麗。「內疚和羞恥同樣強大,但前者的影響是積極的,而後者是破壞性的。(Guilt is just as powerful, but its influence is positive, while shame is destructive)」以至情至性的由衷心完全體驗,一切內疚和羞恥,好的壞的,都會溶化成喜樂。

閱讀更多
  • 最先
  • 上一篇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下一篇
  • 最後
三昧智學院
2025

電子報訂閱

追蹤我們

FACEBOOK  

ID: @ois0151p
使用行動裝置時,
可點圖直接加好友。

聯絡我們

samadhispirit@gmail.com

Back to desktop version Back to mobile version

Login form

  • Forgot your username?
  • Forgo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