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身體的第一封情書 3年前,有一次我跟生命導師說:和情同姊妹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卻發現很困難…。導師給我的忠告是: 不要看「無」。當時,我有些困惑,問自己:我這是在看「無」嗎?還是在撒嬌或祈求他的了解?看「無」的意思是抱怨嗎?怨無,無怨少?看「無」,愈「無」;看「有」,愈有。⋯。 閱讀更多
欣妙與幸福寶寶 本來生產是令我很害怕的一件事。(因為沒有生過,不知道到底有多痛。)但是生完之後,我驚喜的發現、我好像很可以呢!我有信心可以再來很多次呢(笑)。 我發現「呼吸」跟「信心」就是整個過程中的訣竅。不舒服來了,我就停下來去看去感覺。吸氣,去感覺痛在哪裡;吐氣,長長慢慢的吐氣,去推拿那個不舒服,然後重複再一次、再一次,去送走這一次的陣痛⋯。 閱讀更多
「第一性」的修行 當然最重要的是,院長直接對我的開示,點出我修行嚴重的盲點在自我定位為西蒙·波娃的「第二性(The Second Sex)」,之所以修行會半吊子就在於軸心沒有對準「第一性」。「第二性」不可能修行,「第一性」的修行才可能有主體性,把關係歸零,才可能知苦集滅道,才可能做到八正道。我時刻把院長的話放在心上,隨時提醒自己對準嚮往,這是院長送給我最好的禮物。 閱讀更多
獨居老母 母親從父親往生後,不過短短十個月,母親的成長與轉變,讓人刮目相看,對於哥哥的解不開心結也沒多在說什麼,學著放下,還是一早就跟鄰居朋友一起去健走,趁著早晚天氣比較涼爽,想活動就去菜園裡種種菜,中午吃飽了,就睡一下午覺。母親跟我們說,晚上獨睡,有什麼好怕的,睡著了,什麼事也沒有,什麼也不知道。 閱讀更多
生活瑣事的遊戲三昧 過去最常感覺到的是與呼吸談戀愛,最近也跟食物與環境談戀愛,幾乎每一餐都煮得不亦樂乎,當然也吃得不亦樂乎。無論是自己單獨一個人,或是有家人一起吃,都很全然的投入與享受,現在比較有能量,可以帶著遊戲好玩心情來煮,喜歡煮一些自己當下靈感一來的大雜燴,放進許多過去不曾一起煮的食材,我很喜歡吃自己炒的麵,會放杏鮑菇、生香菇、木耳、胡蘿蔔,... 閱讀更多
黃惠偵超渡母女間的傷痛 她問媽媽,如果重來,會結婚嗎?當然不!對媽媽來說,真正的婚姻平權是,想要結婚的人都可以結婚,不想結婚的人也有權利不結婚,而不會遭受到制度上的歧視,或社會上的無形壓力,沒有生育的女人,更不會被說是不完整的、沒有完成母性的天命。...當所有人都能以自己的「自然不勉強」為榮,以每個人的「自然不勉強」為榮,才是人權運動的成功,才是在榮耀人性。 閱讀更多
出軌的衝動需要心理治療? 有出軌的衝動怎麼辦?最好是說出來,說出來讓對方了解,就像女兒未婚卻愛上有婦之夫,厲聲反對或指責對事情毫無幫助,如果女兒願意說出來,我們也願意聆聽,這樣就有一起面對的可能。情侶或配偶在一起,最重要的事是一起面對,好的壞的,都一起面對,然後就是各自抉擇。 閱讀更多
同事生命態度的經營 關心員工在診所開心不開心。情緒要對準,員工開心你好奇,就是鼓勵與關心,用問話的方式呼喚、鼓勵、照見,讓他喜歡這個樣子,幫助他往他喜歡的樣子方向走,「你今天有陽光,眼睛很有神喔。」 閱讀更多
失智反而兩小無猜 很想幫她解開心裡的結,但後來發覺其實也不需要那麼用力,因為事情比我想像的單純多了。幾次看到她會主動下樓去,然後坐在她老公的身邊聊天,當聽到她老公講些天馬行空、很錯亂的內容時,她也會哈哈一笑。兩人即使雞同鴨講,但還是可以聊得有說有笑,宛如兩小無猜。 閱讀更多
馬麻像個女人嗎? 男性元素與女性元素都很重要,要「能剛能柔,剛柔相摩才能帶領與被帶領,能抉擇也能接納」,如果缺少「主動、認真、單純」的男性元素,就會「少了理想的高瞻遠矚,男就不像男」;如果缺少「謙虛、浪漫、由衷」的女性元素,就會「少了現實的渾厚含容,女就不像女。」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