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智學院

三昧智學院

  • 首頁
  • 線上閱覽室
    • 練習心靈體操
    • 聆聽真心之籟
    • 主題影音
    • 深度閱讀
    • 波羅密酷卡
  • 交流園地
    • 院長專欄
    • 共筆部落格
    • 學員見證
    • 青年平台
    • 電子報列表
  • 關於我們
    • 三昧智
    • 見證分享
    • 連絡我們
  • 首頁/
  • 線上閱覽室/
  • 練習心靈體操
  • /交流園地

同事生命態度的經營

關心員工在診所開心不開心。情緒要對準,員工開心你好奇,就是鼓勵與關心,用問話的方式呼喚、鼓勵、照見,讓他喜歡這個樣子,幫助他往他喜歡的樣子方向走,「你今天有陽光,眼睛很有神喔。」

閱讀更多

失智反而兩小無猜

很想幫她解開心裡的結,但後來發覺其實也不需要那麼用力,因為事情比我想像的單純多了。幾次看到她會主動下樓去,然後坐在她老公的身邊聊天,當聽到她老公講些天馬行空、很錯亂的內容時,她也會哈哈一笑。兩人即使雞同鴨講,但還是可以聊得有說有笑,宛如兩小無猜。

閱讀更多

馬麻像個女人嗎?

男性元素與女性元素都很重要,要「能剛能柔,剛柔相摩才能帶領與被帶領,能抉擇也能接納」,如果缺少「主動、認真、單純」的男性元素,就會「少了理想的高瞻遠矚,男就不像男」;如果缺少「謙虛、浪漫、由衷」的女性元素,就會「少了現實的渾厚含容,女就不像女。」

閱讀更多

讓談戀愛有方向

如何吸引我喜歡的人/如何讓關係進一步/如何相處? *什麼樣的人最有魅力?最吸睛?*什麼樣的行為會讓人排斥? 我們都只管吸引力,卻忽略了排斥力,相愛容易相處難,因為越親密,排斥力就越大 導出:認識自己喜歡自己擴大自己 只要我還不是愛的化身,我永遠都會擔心沒有人愛我 轉大人的意思......

閱讀更多

父親往生後的家變

「我們每天都在自己生自己,過去是我們的父母,未來是我們的子女」、「我們若不認得過去未來,我們就不知道自己在生自己,就沒有辦法作自己的主人」、「『父母』的意思是指習慣、框框、制度、道德觀念,扭曲了我們對本來面目的認識。」、「任何的框框一定絆住你的自然,任何的框框一定跟五蓋有關」。

閱讀更多

去中心的抉擇

如果他有自由意志可以事先選擇,他會選擇「被生出來」嗎?沒有人知道答案,也無法證明什麼對錯,至少這是Astrid與馬庫斯愛這孩子的方式。 想起葉慈詩《二度降臨(The Second Coming)》:「一切崩塌,核心不存。」“Things fall apart; the centre cannot hold.” 無常到,誰都不能自我中心。

閱讀更多

走過孤單這一關

當爸爸跟陳叔叔說她「很善良,是個好人,你要對她好」時,我相信爸爸已經揮別過去,他的感情已經獨立,不因依賴而佔有,對媽媽只有祝福。爸爸的蛻變,我永遠記得,這是他送給我最美麗的臨終禮物。

閱讀更多

親子情緒勒索有解?

伸出援手,是在給愛、還是在撐大對方的胃口?是把對方推進回不了頭的深淵、還是真的在幫助對方對準一個更幸福的未來?拒絕伸出援手,怕失去對方嗎?給了,會失去自己嗎?什麼是真正的愛?什麼是做最真的自己?…懂得拒絕這樣的情緒勒索,真的需要主體性!

閱讀更多

只不過是個布丁

經過這次小題大作的驚濤駭浪,我覺得我跟孩子的關係正在質變,我們共住卻又有著各自獨立的空間,我喜歡把他們放在心底,細數他們的喜怒哀樂,我喜歡那無私奉獻的自己,那是我的天性自然,但這又不妨礙我保有自己的喜歡,我還是可以做我自己的最真,我既像他們的媽媽又更像室友,就從冰箱的東西貼標籤開始。 只不過是個布丁而已,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我的生命卻可因此轉折!

閱讀更多

清理釋放負面雜質

感覺每天的自己,跟昨天與前天的自己,又有很大的不同,至少是愈來愈歡喜,愈來愈喜歡當下的自己,感覺過去活在固定的模式與框架,目標導向,忙著做,不停地做,誠惶誠恐地做,從來就沒有連結到真正放鬆踏實的心,現在隨時都可以停下來,隨時都可以問自己—我有感覺到自己嗎?有空間嗎?喜歡現在的自己嗎?

閱讀更多

怨懟化開了…

我的前一位照服員告訴我,這位案主脾氣很不好;此刻,又聽到同樣的訊息,我還是選擇六根知量(空),聽到就是沒有聽到,因為很多背後因緣我不清楚,我唯一清楚的是:相信人心都嚮往真愛,相信慈悲喜捨才是最好的出路。因此,我主動切換,不讓她繼續談關於與蓉姊的恩怨,而是欣賞她的熱情,不久就在笑聲中,我們結束了話題。

閱讀更多

幸福的迴力鏢

幸福不幸福真的如智者教示,就決定在我們能不能將自己擁有的有限資源做最好的管理。對自己有信心,不看不起自己與別人的小,就能夠活在當下,看有不看無,即使沒有任何資源,我們也可以收縮到最小,「小」不是沒有能量,「小」是更有空間、更靈活,更全方位地吸收成長,跟世間更無對無礙,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更坦蕩、更可以展現無內無外的真空妙有。

閱讀更多
  • 最先
  • 上一篇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下一篇
  • 最後
三昧智學院
2025

電子報訂閱

追蹤我們

FACEBOOK  

ID: @ois0151p
使用行動裝置時,
可點圖直接加好友。

聯絡我們

samadhispirit@gmail.com

Back to desktop version Back to mobile version

Login form

  • Forgot your username?
  • Forgo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