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智學院

三昧智學院

  • 首頁
  • 線上閱覽室
    • 練習心靈體操
    • 聆聽真心之籟
    • 主題影音
    • 深度閱讀
    • 波羅密酷卡
  • 交流園地
    • 院長專欄
    • 共筆部落格
    • 學員見證
    • 青年平台
    • 電子報列表
  • 關於我們
    • 三昧智
    • 見證分享
    • 連絡我們
  • 首頁/
  • 線上閱覽室/
  • 練習心靈體操
  • /交流園地

我比堂姊叛逆多了

我比堂姊叛逆多了,她是絕對的乖,國中聯考前一天還輪夜班,長輩怎麼說,她就怎麼做;我是媽媽說東走,我一定會往西的人。從小看透重男輕女客家傳統信念,一直用衝撞來偷取傳統許多不該屬於我的東西,我偷到了進入知識的殿堂,偷到了讀大學的夢想,偷到了與男性平起平坐的職場環境

閱讀更多

匿藏裡頭的小鬼

最近聞思有關「初發心」,院長說:「隨時隨地都是完全收縮、完全膨脹,才叫做初發心。這是決志修行三昧智的原始點,所有跟這個原始點不相配的完全不會發生。」此所以人為萬物之靈,也是做人頂天立地尊貴處。上座時,先連結根本作意與初發心,以及師隨念,讓自己進入神聖莊嚴的氛圍中,讓一切不真、不善、不美的能量遠離所做所想所說...

閱讀更多

內心的孟加拉虎

當呼吸之流在推拿時,有著意想不到的結果。在推拿中感覺胸部整個脹脹的,感覺氣流過不去,突然浮現出一隻凶猛的孟加拉虎的相來,呲牙咧嘴的,好像要撲過來的相。此時,連結內心無時不在的驚恐,它就像一隻孟加拉虎隨時撲過來,當我很安靜觀察內在的起心動念,怎麼到處都是豺狼虎豹的,內心裝了這麼多這麼多的壞人,好像滿街都是壞人,會把我吃掉似的。清楚看到心靈深處沒有一塊淨土,造成自己無時不在造作,總是企圖要為自己做些什麼,才能確保存活下來的安全。

閱讀更多

厚繭般的自卑

在《三昧智》,每天的實修就是身口意的加減,常常問自己:「剛剛那個表情,是不是多了一點、還是少了一點?」「剛剛那句話是不是多說了?」不怕剛剛不夠好,只怕沒有覺察,多了、少了,都跟自己確認一下:嗯,知道了,下次可以更放鬆、更自然。

閱讀更多

學校沒有教的姿勢

長期教學觀察下來,我發現很多人的站姿不正確,起因於對腳掌錯誤的想像。所以,接著用投影片讓大家看看腳掌的構造。腳掌的結構本身,就像是弓(足部骨頭及關節結構)和弦(足底筋膜及肌腱)的構造,這個弓和弦的組合在支撐體重時就好像是足底避震的彈簧,使得足弓保持彈性。從力學的觀點來看,腳底其實有三個弓,就像三座橋,兩座是前後走向,一座是橫向的。而全身的重量,會平均落在腳掌前端的大拇指指根、小拇指指根、和腳跟內側、外側共四個角落。...

閱讀更多

一動全體動

看完影片之後,每次下水都會關照身體各部位動作時的協調性,不再像以前只是一股腦地往前游,而這樣的練習也收到了效果。首先是頭要正,要領是雙眼直視泳池地板,感覺這個姿勢,水面的水流就會按摩百會穴;手臂出水面時要更加放鬆,減少不必要的力氣浪費,然後尋一個入水時不會激起水花氣泡的角度,讓手臂得以在最小的阻力中施予最大的力氣…

閱讀更多

老狗陷在噩夢中

 就在好夢連床的過程中,沒想到噩夢又出現了,但這一次我卻沒有逃跑,我選擇轉身面對境界,去跟追趕我的人講道理,沒想到好笑的事發生了,那些追趕我的人,並不是在追趕我,當我轉身面對他們的時候,他們跑過我的身邊,根本沒空理會我。真是笑死人的夢中境界,自己嚇自己,大概也是很多人面對噩夢的實況吧。

閱讀更多

翻轉了什麼?

每天都讓自己開心,觀呼吸是非常重要的下手處。從呼吸中體會到慈悲喜捨的心量,是生命的主軸。只是簡單的吸悲呼慈,吸喜呼捨而已,可惜很多人對慈悲喜捨無感,只想從正念中躲避人與世間的對待,他們忽略了院長開示的正知(saṃ-pa-jañña)四元素:

閱讀更多

給自己的信

為什麼活著? 因為我已經活著了…。院長說「世間可以不對我這麼好的,卻對我這麼好。」我活著的每一天,吃的每一口飯,都有好多好多的因緣在成全。院長又說:「世間是因結合共生而來,我們的生命就是來學習共生和交流的。」我真的好希望能夠以歡喜和愛回報世間啊!

閱讀更多

重新聞思什麼是法

面對世間的困難,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活得更漂亮,隨時隨地,用自己最嚮往的身口意來重生,不被過去的匱乏綁架,不被未來的擔憂束縛,用今天就是最後一天、也是第一天的態度來面對生命,截斷眾流。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呼喚那些緊抓住過去、恐懼未來的人,一起來學法,活出更亮麗的生命。

閱讀更多

生命態度由暗漸轉明

若是以前遇到狀況,擔心、掛心、不放心很容易成為核心,隨著想蘊被境界侵蝕,就這樣一次又一次不斷地受身體過去記憶牽引而輪迴著,主要是不懂得方法、不知道生命是有出路的。經由學習後到現在,已自然有種正向能量的引力支持,主動、單純..等等的六度精神就會一個個取代了對境界的不安。

閱讀更多

與虛假恐懼決裂的關鍵

恐懼不需要克服,只需要相信生命是為了慈悲喜捨而存在。會恐懼,就是正見沒有出來!觀念不正確!就像禱告憑藉的是什麼?憑信!憑我的心對準天地!...過去和現在,所有的苦,都是源自於對別人的有所求,只因為心中的有所求,所以必須匍匐在別人的取角之下呼吸,那來的尊嚴可言呢?

閱讀更多
  • 最先
  • 上一篇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下一篇
  • 最後
三昧智學院
2025

電子報訂閱

追蹤我們

FACEBOOK  

ID: @ois0151p
使用行動裝置時,
可點圖直接加好友。

聯絡我們

samadhispirit@gmail.com

Back to desktop version Back to mobile version

Login form

  • Forgot your username?
  • Forgo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