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共有的小小無限 「息者自心也,自心為息,元神也,元氣也,元精也。升降離合,悉從心起,有無虛實,咸在念中。」古人的息是自心、今心,是元氣、不是呼吸。呼吸不是為了呼吸,呼吸是為了元氣,為了回心轉意;今心為念,一念一生持。 閱讀更多
從感情依賴走到感情獨立 天為什麼光?因為,眼睛看得到。生命為什麼有喜樂?因為,內心的陽光很充足。我們都可以鍛鍊內在的陽光,也就是一種生命美感的鏡頭,透過這個鏡頭去看世間的一切。我對你好,不是因為你也對我好;而是因為我深深受用天地的厚待,喜樂滿溢。 閱讀更多
好奇與嗜癮的關係 當在大腦前額皮質處於「離線狀態」,我們會退回老習慣。這也是為什麼當知當解很重要。明白我們如何養成習慣,幫助我們更深層去了解,從骨子裡去了解。那我們就不需強逼自己憋住,或是遏止自己的行為,我們會從一開始就沒有太大興趣去做這件事。 閱讀更多
備取的推拿 在寂靜的片刻,突然想起最近小兒子遞補錄取填寫志願的事,要我幫他留意是否有遞補通知信息,這件事讓我感覺無比沉重,很想知道為什麼?它帶給身心的壓力又是什麼?我連結上這個問題,天啊!身體立刻起了變化,原先跟自己談戀愛甜蜜的一體感逐漸消失了,背部變得無比的沉重與痠痛... 閱讀更多
收割寫日記的好處 這個實驗研究的信念是,當寫日記幫助人們更了解自己的經驗、體會或在寫日記中找到新的意義時,那寫日記就發揮了效用。具備這樣可以用較有組織、條理清晰及有建設性的方式來思考自身經歷的能力,可以減少因為這些經歷引起的情緒激動跟壓力。 閱讀更多
寫日記要得分 寫日記,是在練習看有不看無,類似齋戒禱告,寫之前,先要潔淨自己,讓身心接天接地。 如果當下身心沃齪(ak-tsak),代表作息不流動了,所以鬱悶、煩躁,鬱卒(ut-tsut)。那就先聞思,或是做定課,讓身體的地水火風歸位,再來動筆。 閱讀更多
紫薇季 經過自然與靜坐的洗滌,整個身心煥然一新,得到無限的滋潤,心境變得無比寧靜,下了座依然能隨時連結上座的森林想,隨時隨地,讓自己沐浴在大自然的寧靜中,讓大自然的森林想來釋放日常生活與人際互動的匆忙與壓力,身心安靜下來,自然看到自己在哪裡得分,又在哪裡失分,又該如何調整,如何善解對方了。... 閱讀更多
呼吸的喜樂能量 好奇地一問再問,這是最自然的呼氣嗎?這是最自然的吸氣嗎?這是最自然的姿勢嗎?中途感覺坐墊後半需要調高,調整後,感覺呼吸往下更貫通了。中心線感覺更不費力地挺直,伸展著。光是能夠好好地頂天坐地,感受這個姿勢蘊含著人性的尊貴莊嚴,就很受用。 閱讀更多
想要了解宗教初心 靜坐前,先跟天地表明,我把自己交出去了,我願意沒有預設立場的,去感覺體內體外的大自然。空,是第一個感覺,然後是地,地的承擔力,想要去感覺地的柔軟時,看見身體從核心開始粉碎,碎成粉末。 生命的無常感,就是從這種感覺開始的,原本習以為常、以為很實在的東西,一夕間地動山搖,再也不能依靠或提供慰藉了。 閱讀更多
「神」就是流動如如 我們進入森林,其實要不斷照見自己身體上這股流動的生命力,感受每個呼吸與萬事萬物連結,感受不著別人的苦,連結即斷,生命意義消失,只剩麻痺,吸不到氣,呼不出氣。連結不斷,我才吸得到氣,呼得出氣,這樣息息相關的感覺體驗,讓我有種深刻的幸福,讓我自然而然想要好好連結,活得更自然更流動,也幫助每個有緣的人,活得更自然更流動。 閱讀更多
聞思要深深受用 在完全收縮完全膨脹中,體驗到的是真心,是金恩博士援引十九世紀廢奴主義牧師西奥多•帕克(Theodore Parker)的:「道德宇宙之弧固長,但最終指向正義。」我們禱告的對象,就是天賦的靈(真心),是生命朝著真善美不斷開展創造的宇宙動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