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還沒相信愛 我們的社會常會給人貼標籤說他是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等等。但我並不會因為我愛上什麼性別而把自己歸為哪一類人,我和伙伴的感情是很自然的。…他也慶幸自己可以活到見證美國社會的改變,如歐巴馬總統說的『婚姻不是以性別、選擇或是夢想為基礎,婚姻是以愛為基礎』…」 閱讀更多
我們都是外國人 生命因為「有情」而美,因為「至情至性」而最美,讓彼此做自己,自己選擇什麼是對世間的最好,相信感情是自然的,不用勉強,我就是愛,不是被愛;我就是喜歡,不是被喜歡。願意等待、願意守候,只管做自己的最真最流動。至純至性的愛,是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去處,也是最終的歸所。 閱讀更多
《國王的囚房》 該說什麼/能讓夢就只是夢/或是/讓夢不只是夢/極地的風聲/夢裡不斷地/循環/黑夜/覆蓋了黑夜/我們的故事曾經發亮/卻因久泡鹹水/而浮腫/笑靨在反覆冷藏之後/難免失味/而逐漸價廉 閱讀更多
服務式的管理 作者詹姆士.杭特(James C. Hunter)是一個神職人員,他以服事神的精神來服務他所帶領的單位,他做的不是領導,更不是管理,根本就是服務每一個人的工作,但因為他用這樣的謙卑態度服事每一個人,對他所帶領的單位起了一種示範作用,讓每個人都願意像他一樣服務別人。... 閱讀更多
豢養一條河 過來喝水吧/如果時間也忘了自己的長相/那嘩啦啦咆哮著的/並沒有偏見/無論你怎麼使勁拋出一個問句/牠永遠精準接答/而且/不帶鄉音/沒有人眺望鄉愁/沒有人透徹離別/沒有人燃燒愛情/除了你... 閱讀更多
從舞蹈轉到宗教教育 畢業後,自以為懂很多的傲慢,曾讓我錯失了很多學習的機會,傲慢的同時,又怕別人看不起我、不肯定我,不懂裝懂地硬撐,浪費了很多時間。其實別說大學畢業了,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知道的都很有限,當你願意把對自己的看法歸零,不預設說我應該很懂、很有成就了啊,世界會變得更大更寬闊,生命力也才會真的流動起來。 閱讀更多
太平蠟像館 九十九年的客居/你曾經遇見自己/以為回家了/聲音/卻開始服刑/你只能有一個表情/只能有一種站姿/只能有一副眼鏡/那完全不是重點/真性/抑或矯情/開的花並未連結你的根部/榮耀是人家寄放的/笑容是借來的/ 閱讀更多
徐志摩的三段情 徐志摩與她們各有一段情,因緣深淺不同,關係緣分自然不同,留給後人許多想像與討論的空間。我們可以用更開放多元角度來看待,特別是有關愛情,責任不是唯一的檢驗標準,重要的是,愛情讓我在關係照見了什麼?是否幫助彼此更獨立更自由,更能活出自己的至情至性最嚮往? 閱讀更多
在乎誰是「外邦人」 佛陀問的是誰是「婆羅門」?耶穌基督問的是誰是「外邦人」?這世界很少人被認為是「婆羅門」,但有無數人被認為是「外邦人」,佛陀在乎誰是「婆羅門」,耶穌基督在乎誰是「外邦人」,被在乎的人越多,普世性越大。 閱讀更多
大地還在妊娠 信傳統宗教與信傳統文化的人傾向於信傳統,總是緬懷過去的好,以為傳統宗教與傳統文化可以解決現代人的問題,其實傳統宗教與傳統文化連過去的問題都沒能力解決。真正的宗教還沒出世,真正的人還沒出生。大地還在妊娠。 閱讀更多
戰魂附身的哈卡舞 我們若要以自身的文化為榮,靠充滿了封建思想、重男輕女的傳統戲曲,或是重功利的民間信仰,是行不通的,這些傳統的內容是統治者刻意保留的臣民文化,如果我們不跟普世價值對話,不碰撞出新的內涵,不疼惜每一個人的自由平等與尊嚴,不在意環境的永續,那永遠不可能找到所謂傳統文化的靈魂。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