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式的管理 作者詹姆士.杭特(James C. Hunter)是一個神職人員,他以服事神的精神來服務他所帶領的單位,他做的不是領導,更不是管理,根本就是服務每一個人的工作,但因為他用這樣的謙卑態度服事每一個人,對他所帶領的單位起了一種示範作用,讓每個人都願意像他一樣服務別人。... 閱讀更多
豢養一條河 過來喝水吧/如果時間也忘了自己的長相/那嘩啦啦咆哮著的/並沒有偏見/無論你怎麼使勁拋出一個問句/牠永遠精準接答/而且/不帶鄉音/沒有人眺望鄉愁/沒有人透徹離別/沒有人燃燒愛情/除了你... 閱讀更多
從舞蹈轉到宗教教育 畢業後,自以為懂很多的傲慢,曾讓我錯失了很多學習的機會,傲慢的同時,又怕別人看不起我、不肯定我,不懂裝懂地硬撐,浪費了很多時間。其實別說大學畢業了,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知道的都很有限,當你願意把對自己的看法歸零,不預設說我應該很懂、很有成就了啊,世界會變得更大更寬闊,生命力也才會真的流動起來。 閱讀更多
太平蠟像館 九十九年的客居/你曾經遇見自己/以為回家了/聲音/卻開始服刑/你只能有一個表情/只能有一種站姿/只能有一副眼鏡/那完全不是重點/真性/抑或矯情/開的花並未連結你的根部/榮耀是人家寄放的/笑容是借來的/ 閱讀更多
徐志摩的三段情 徐志摩與她們各有一段情,因緣深淺不同,關係緣分自然不同,留給後人許多想像與討論的空間。我們可以用更開放多元角度來看待,特別是有關愛情,責任不是唯一的檢驗標準,重要的是,愛情讓我在關係照見了什麼?是否幫助彼此更獨立更自由,更能活出自己的至情至性最嚮往? 閱讀更多
在乎誰是「外邦人」 佛陀問的是誰是「婆羅門」?耶穌基督問的是誰是「外邦人」?這世界很少人被認為是「婆羅門」,但有無數人被認為是「外邦人」,佛陀在乎誰是「婆羅門」,耶穌基督在乎誰是「外邦人」,被在乎的人越多,普世性越大。 閱讀更多
大地還在妊娠 信傳統宗教與信傳統文化的人傾向於信傳統,總是緬懷過去的好,以為傳統宗教與傳統文化可以解決現代人的問題,其實傳統宗教與傳統文化連過去的問題都沒能力解決。真正的宗教還沒出世,真正的人還沒出生。大地還在妊娠。 閱讀更多
戰魂附身的哈卡舞 我們若要以自身的文化為榮,靠充滿了封建思想、重男輕女的傳統戲曲,或是重功利的民間信仰,是行不通的,這些傳統的內容是統治者刻意保留的臣民文化,如果我們不跟普世價值對話,不碰撞出新的內涵,不疼惜每一個人的自由平等與尊嚴,不在意環境的永續,那永遠不可能找到所謂傳統文化的靈魂。 閱讀更多
人所不容的天作之合 「就我而言,我們的戀情帶給我極大的快樂和甜蜜——這種甜蜜的感覺總是讓我感到愉悅,一直縈繞於我的腦中。不論我走到哪裡,這種感覺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帶給我甦醒的渴望和幻覺,令我無法入睡。」「我寧願愛情不願婚姻,寧願自由不願束縛。上帝作證,如果國王願意娶我,並且讓我永久擁有天下的一切,那麼對我來說,更珍貴更榮耀的不是成為他的皇后,而是成為你的情婦。」 閱讀更多
回家 海/就在胸懷裡搖著/而浪花那麼遠/把故鄉細細勾勒/童謠一聲一聲/黃濛濛的照片/淚水洗滌而清晰/鄉愁的原味/西瓜香蕉甘蔗皮/春夏秋冬覆蓋了春夏秋冬/步履卻依然漂浮/直到/永恆的戶籍/蝕刻在群山巍峨的名字裡/回憶被時間反覆蒸餾/結晶/成一條無法辨識的地平線/雖然白髮已開... 閱讀更多
沒有對立,享受獨立 旅程中我一直在回觀,發覺這一年和過去又有些不同的進展,我的注意力放在觸受的覺察更多了,身心疲累緊迫時、境界不順時,看到無意識下的衝動回應,看到自己和這世界在對立。現在,我很清楚這就是練習的禮物,或許在當下腦袋會小打結,我不再那麼恐懼了,我知道只是一時失神,只要繼續尋伺,就會安放。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