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分手 分手難,是因為一開始就不了解關係的神聖性是源自於靈魂的立約,而不是一輩子的承諾。如果不是以「雙方的平等、自由」為前提的靈魂立約,又何必綁住一生一世?隨時可以解約會不會更真、更自然,也更美? 閱讀更多
你們在修什麼? 今天的開場白是「你那些開發件是慢了幾天?」,我聽了就知道對方「先入為主」想先發制人。我回:「放心啦!我有交代內部的人,所以會在預定的日期完成。」主管終於開口說:你壞事作太多了嗎?還有時間去禪修,功德多作一些就好了。5個人砲轟1個,說了一大堆廢話,我也不想解釋什麼,微笑省力靜靜的感覺呼吸。當有1人問:你們在修什麼?機會來了... 閱讀更多
「入廛垂手」有可能? 昨天女兒在臉書上說:每天都是修煉;最近是聽髒話練習。到底是憑什麼這樣辱罵別人?昨天去南機場夜市,好羨慕某些老闆可以臭臉兇客人,但客人還是源源不絕…女兒說得真好!那些要大排長龍才能消費的店,服務態度都很差,有時甚至很兇,但消費者就是心甘情願受氣!但像女兒在社區藥局裡,提供的是能幫人減除病痛的服務,卻一天到晚被人辱罵! 閱讀更多
外甥對母親的「孝心」 聽了他這一番話,心裏很是震驚,婚姻大事,豈可拿來當做代理孝心的籌碼?這又是一個孩子基於孝心,不知不覺落入「孝」的框架創造出來的作為嗎?我不由得心疼他這樣的做法,因為我更希望他結婚的理由,是基於找到對的人,自己也是對的人,可以無條件的給出愛... 閱讀更多
我過去吃味的翻版 堂妹並沒有因為如願生了兒子,她在傳統婚中的兩性關係就可平起平坐,堂妹夫依然也許多大男人主義作風,堂妹依然傳統中逆來順受的女人。在女兒們眼中,不知不覺,堂妹竟也成為傳統框架下委身大男人的幫兇,一味要三個女兒凡事要讓弟弟... 閱讀更多
我們是彼此的鬼魂 電影中呈現的是複雜的科學理論,但我卻覺得很容易連結自身的經驗,回想生命中,所有曾經對我有影響力的人事物,我總是覺得,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只需一個注意力的啟動,那句話、那個動作、那個表情、那個氣味、那個經驗... 閱讀更多
會逗老母笑的兒子 晚上,看女兒在臉書上放了兩張婆推著先生的照片,旁邊寫著:今日戲碼:老推少。最喜歡看阿嬤被她的緣投囝逗得呵呵笑!婆今天誇了先生好幾次,說他很「緣投」!在天上的公公如果有知,絕對想不到,那個以前動輒罵婆「妳沒唸書、妳惦惦啦(閉嘴)!」的兒子,現在可以把婆逗笑成這樣! 閱讀更多
岳父與爸爸的遺照 明明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卻只能努力改變自己去適應社會,期望得到那一絲尊嚴與虛假的自信,甚至去欺負比他更弱小的人,以證明自己的強大。華人傳統上都是以家族為經濟單位,而華人信奉狹隘血緣的宗法大家長制,除了讓男人倍感壓力... 閱讀更多
社會觀感與主體性 我們凡人沒有資格說他們自作自受、自業自得,就像害怕無常的人沒有資格談愛情,沒有資格對社會不允許的愛情說三道四。敢挑戰社會觀感「村八分」,敢特立獨行,世間才可能不再人云亦云,人類才可能有主體性,做最真最不虛偽的自己。 閱讀更多
奧汀的詛咒 一對波蘭年輕夫妻的初生嬰兒Leo,得了俗稱Ondine’s Curse (奧汀的詛咒)的罕見病症,隨時可能在睡眠中停止呼吸而離世。先生是華沙電影學院的學生,把他們這段困難的日子拍成了紀錄片。 閱讀更多
個人的「真」與關係中的「善」 西方社會也曾經有過真和善的鬥爭,但近百年有走出來。如尼采說要做獨立自主的人,如果順著世間的善惡,你不可能理解什麼是善惡。從自己的最真最流動出發,才可能完全超越自己,超越善惡,做一個真正的人。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