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情年齡的焦慮 青春永駐是每個人的夢想,可是對她而言是痛苦的夢魘和詛咒。後來發現可以恢復正常的老化現象,感覺那是生命最自然的喜悅。人都以為「老化」(比喻)是理所當然,很多事都是理所當然,其實,不是啊。該老的時候老,可以愛的時候愛,該死的時候甘心的死,活著的時候就痛快的活吧! 閱讀更多
尚未超渡的冤魂小鬼 原來身體的記憶這麼神奇,有時聲音語調、表情雷同,就自動對號入座接上線了,情緒反應也立即copy,快速運作,來不及剎車,知道是現在的心被過去的境綁架了,被內在沒有超渡的冤魂小鬼拉走了。 閱讀更多
他的修行是開計程車 他說他開計程車,是為服務顧客,講笑話給顧客聽,分享他的生命故事。他很信任我,就告訴我他的故事,這是從沒有過的一趟計程車的心靈之旅,敞開心認真的聽…..他說他四十幾歲,28歲那年差點結婚,做過許多的職業,很多職業他一學就會,18歲就開過服飾店,待過專利商標,建商、….. 閱讀更多
等待童年 心濤拾級/而上/沒有遇見/期待的溫/距離/以雪融的速度被塑/又變形/那其實只是個歇亭/卻讓我結結實實地撞上了一切/的盡頭/伸手可觸的天/兩張翅膀裡/盤旋/我/離開了/自影子經常無故消逝的/國度/消逝了/ 閱讀更多
嘴炮老師蹺家的貓 如果人們可以面對自己心中的苦與空洞,知道人生的本質是無常、苦、無我,珍惜每個當下,投入會讓自己成長的方向,生命會更有意義吧。活著不只是活著、不只是與其牠生命連結,更是在生命困頓中榮耀彼此。貓狗不可能與人互相榮耀,只有人與人能自他榮耀。 閱讀更多
有主體性的交往 什麼是兩人關係中互動往來的主體性?用真正的自己來吸引對方,用核心價值來吸引對方,用你對世間的愛和行動來吸引對方,這才是有主體性的交往。在「主體性」裡重生,才能像基督徒講的「在主裡重生」。呼喚彼此把嚮往說出來,勇敢地做嚮往的自己,開創嚮往的關係。 閱讀更多
耳邊嗡嗡嗡的蜜蜂 知道主體性,但仍舊中箭,而箭上沾有華人孝道的毒,若隱若現的不確定是愧疚感還是虧欠感。乖乖上座,好好面對身心的不流動,觀息中,想起了日前在大雪山打坐時,一隻在耳邊嗡嗡嗡的蜜蜂。嗡嗡嗡是蜜蜂的自然,人會緊張是因為不瞭解自然。什麼是母親跟大哥嚮往的自然?當這樣作意時,胸悶就輕了一半。 閱讀更多
從「心」出發決定性別 我身邊也有一位這樣的朋友,多年前在中區大專通識教育研討會認識,當時的她已轉換性別了,但還保留男性化的名字。研討會一連三天,主辦單位特別安排與會老師入住王子飯店。我與她成為室友,基於我對人的敏感,感覺她有點怪,但說不上來,因為談話很投機,對人的信任,沒有瞎猜。她知道我對輔導,對人很有興趣,在用餐時,與我深入聊過去讓她受苦受傷的生命事件。 閱讀更多
兩性關係的美感張力 東方社會,因為不重視個體,所以,也很難開展出兩性關係的絕美。是啊,因為害怕失去而繼續在一起,因為社會期待、家庭責任而繼續在一起,那感覺就很沒有張力啊。上一代因為有威權教育的包袱,開展不出情緒成熟、有美感張力的兩性關係,但台灣的下一代,真的可以不用再輪迴。 閱讀更多
分清話尾和話頭 以前我很愛接話尾,就像台灣話說:接話屎,常常就接了一肚子的大便和氣,留下話蝨讓彼此卡梗不開心。現在練習不接話尾後,這樣滿頭糞的事就少了,目前還繼續練習中,外加練習精準說話,話到心開意解。 閱讀更多
兩種命運 他的話讓我的罪惡感和自責稍稍減輕了──反正這是「天注定」的!從來沒有想到其實那是我的問題!就這麼很被動的把一切都推給緣薄!今天好像想通了命運可以選擇:把關係看成沒有獨立與自由,就不知道怎麼面對問題,總是給過去的因緣束縛;把關係看成幫助對方對自己有信心,讓彼此更獨立更自由,緣份就會整個不同。 閱讀更多
導向同心要先入流 所有的溝通,包括親人、朋友、同事、袍澤之間的問題,都和談判一樣,都是要導向同心,所以要先入流。入流就是虛心認真地聆聽對方的想法,完全了解並接受對方,好像接受自己。同時也幫上對方看到認知上的盲點,並針對這些盲點提出修正的意見。當我們認同對方,對方也才能認同我們。這是彼此尊重的開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