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為「真正的人」的驕傲 什麼是真正的人?什麼樣的文明會讓人感覺驕傲?莫那魯道與父親亡靈於溪邊的合唱,至今仍迴盪在心中。年近五十的莫那魯道在父親身邊,剎時,彷彿回到了兒時記憶。當他以深情凝視的眼神,看著父親逐漸遠去的背影時,他也看到了彩虹,聽到了祖靈的呼喚…他找到了自己,一個生為「真正的人」的驕傲。 閱讀更多
給巴基斯坦女人翅膀的天使 從16歲到今年即將26歲的小女子,在全世界都感覺無力的傳統伊斯蘭社會,竟然可以在那麼樣艱難的環境中,成就如此讓人景仰的變革,難怪人們頌揚她是「馬拉拉第二」,她回應說「在巴基斯坦,每天都誕生一個新的馬拉拉... 閱讀更多
步道十帖 *桐花/非因冷的極致/非因北的典故/當融化的大地/釋放了你/我就引燃/所有的白/*小徑/用心跳去看/用呼吸去聽/用髮梢去嗅/幸好你來了/現在的你一定懂/坦直/不見得比蜿蜒更趨近真實/*靜謐/ 閱讀更多
小女兒唸中國史的困惑 小女兒問我,我們這一代的小孩都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了,為什麼還要唸那麼多中國史?唸了中國史,只會覺得清末以後盡是為政者的腐敗,為什麼不多唸像歐美那樣一個進步的國家的歷史,讓我們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閱讀更多
從阿甘到阿Q 華人社會其實是很阿Q的,因為從來不懂得自己的權利是什麼,受侵犯、迫害的時候,也只會逆來順受,忍辱負重,總會說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即使命都沒了,也說沒關係,反正20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閱讀更多
亞裔移民美國的焦慮 一直以來,亞裔美國人都是屬於「沒有聲音」的一群,即便出現在螢光幕上,也多是陪襯的角色,是從白人角度界定的亞裔性格。這部影集,首次以亞裔美國人作為敘事主體,訴說身為「他者」的經驗,並從邊緣觀點來解讀主流的白人文化... 閱讀更多
請不要弱化女性 現在台鐵火車上設立婦女夜間搭乘專用車廂,我們覺得這是好事?還是不好的事?現行法律,只要單方面感覺不舒服,即構成性騷擾,這是好?還是不好?他認為現在台灣政府所制定的《性騷擾防治條例》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閱讀更多
基督教正在反擊「政教分離」 學術必須獨立於政治、宗教之外,這是必須堅持的信念。如果神聖的大學校園不能免除被政治或宗教勢力所操控,這樣將沒有學術尊嚴,也就不可能有獨立的學術研究。更重要的,這將會影響到每個青年在受教育階段所應該接受鍛鍊的思想自由。 閱讀更多
誰是我的鄰居 世上最大的問題來自於我的身分認同(identity),所以佛陀提出了無我(not-identifying),在美國社會因為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而撕裂對立的當下,「無我」能夠幫助解套嗎?如果說保有自我身分、有主體性是「魂」,超越身分的共同嚮往是「靈」,在保有自我身分、有主體性的同時,能否找到超越身分的共同嚮往? 閱讀更多
一無所有也可以榮耀人性 再多的神蹟,都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再多的超級小孩,也無法滿足這個社會的饑渴。因為,大部分人只想要消費神蹟,就像我們消費著誇大不實的新聞,把別人的痛苦當成八卦,來宣洩苦悶,滿足某種虛幻的正義感。耶穌說,對不起,我不跟你們玩這種遊戲,我能給的只有我的死亡。因為耶穌若參與了這個給分制度,就會變成這個給分制度的幫兇,等於是認同這個體制對人性尊嚴的扭曲。 閱讀更多
寵物也有「續命」治療! 整個過程,加上自己Google的資料,發現目前很多的獸醫院開始都有「續命」的治療,這樣的治療,我看來覺得是很痛苦的,以阿心的例子來說: 貓咪血栓症,可能需要開心,之後或許需要截肢,症狀初期可能會有劇痛…都是一些很難過的醫療手法,我們人類現在都開始在往安寧照護的路上走了,為什麼還要讓比我們自然的動物變得不自然? 閱讀更多
《戀我癖MV》誰被霸凌? 用最近的熱門話題「戀我癖」MV當作討論議題,同學們大部分認為不宜在制服上顯示校名,這樣會有針對性。我反問「如果這支MV是在美國,美國人會怎麼想怎麼看?如果這支MV是以哈佛大學或某個長春藤名校學生為主角,他們會不會強力要求全片打上馬賽克?」好幾個學生跟我搖頭。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