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什麼樣的通才教育 不論在什麼場合中,都有「指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診斷能力,就是通才教育要培養的人才。其實,每個人天生下來應該都有,小孩子的時候都會問為什麼,只是一直被大人敷衍、被禁聲…,到最後,就失去了這個能力。 閱讀更多
佛教教育的陰暗面 家長們對佛教學校有著明亮正面的想像,而對於天主教,西方社會已經有很多的批判(受基督新教與媒體獨立影響),所以,一個佛教學校的年輕人,比起天主教學校的年輕人,更沒有反抗的資源,也就更有可能發生憾事。這就是作者決定動筆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閱讀更多
死刑意謂生命比自由重要 黑格爾講的不一定都對,但他說中國的倫理沒有「主體性」元素,沒有自由的精神,就真的很震撼,發人深省。對黑格爾而言,六度波羅蜜只有一度,不妨稱之「自由波羅蜜」!以牙還牙的死刑,不處以終身監禁,代表這個社會認定生命比自由重要,如果這個社會認定自由比生命寶貴,剝奪自由應該更具處罰意義。 閱讀更多
耶穌討厭宗教? 耶穌不是真的討厭宗教,而是討厭早已落後於聯合國人權兩公約的宗教,真正的宗教,應該要比自由平等博愛的普世價值更深刻有力,但現世的宗教要你只顧好自己精神生活的乾淨,要你對世間不公不義視若無睹...和耶穌的愛相去甚遠! 閱讀更多
從受害者家屬到自我修復 在努力改善制度的同時,在個人層面,我們真的也需要鍛鍊自身的超然與清明,透過「停」的力道,跳脫從眾心理、血氣衝動、社會情境…對我們的控制。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有朝一日,角色對調,情境改變,我也可能是那個犯下罪行的人。所以,切莫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自以為義。 閱讀更多
心有怨恨到真殺人的界限 殺無辜的人有罪,殺死有餘辜的人無罪。如果我真想殺人,才不管你有罪無罪。心中的怨恨能因殺人而消?被害人能因兇手判死而消?我想殺人到真殺人,有什麼能阻止我?除非有人能消我心頭恨。 閱讀更多
解放偏狹的心量 「今天,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擁有網路。但是網路的某一部分,被人性中不那麽高尚的一面俘虜了。」戈寧說道。「因此,五年前,我說,『想要解放社會的話,你需要的,其實只是網路。』今天,我相信,『想要解放社會的話,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網路。』」 閱讀更多
私密神聖與婚姻現實 有真愛、真心繫屬,不生小孩,沒有要傳宗接代,就不可以「成家」嗎?很多夫妻葛藤纏縛卻沒獨立成熟也叫做「家」嗎?兩人間的私密神聖,對準天地,不管是異性戀或同性戀的愛侶,原本都不需要法律介入,何以會想要進入婚姻?要的恐怕也是法律給結婚的好處,不是那一紙代表文明、自制的制約。 閱讀更多
如何看待生死 我會觀想是否在某些事件上我也是一個恐怖份子(過度偏執、用激烈手段、容不下別人);我也會觀想如果我是人質,我能否從容赴義,能做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嗎,這是很實際的修行;我也會想像如果面對激進份子我要如何聆聽,如何進入他的心,我不會逃避,因為世間的苦難無法可避。 閱讀更多
天氣惡化不是共業 看現在空汙破壞與海洋汙染的速度,我們種再多的樹都無法平衡破壞的速度。佛法講的苦因,就是要我們去找到破壞的源頭,但我們社會上所做的善事,好像都在下游撿垃圾,沒有去阻止破壞源頭,妳說是嗎? 閱讀更多
逃避懲處與逃避自由 實際上,真正合宜的「法」,要從人性的嚮往出發,有嚮往才有自律,一味依賴恐懼與監控,人們一定變成逃避懲處,一切所做所想所說不再出自真心。從人性的嚮往出發,我們只需要制訂簡單可行的法律,法律的根本目的不外是要避免侵犯他人的自由人權,也不會去控制他人或限制別人的自由人權。由這樣的角度來制訂法律、執行法律才是「人性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