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耶穌本懷

2015-04-13國華

s125 1讀革命份子耶穌(Zealot: The Life and Times of Jesus of Nazareth by Reza Aslan),書名直譯是「狂熱份子 --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命與時代」,蠻接近我心目中耶穌的樣子。書中對於耶穌有兩大結論,其一,耶穌是猶太人,西元一世紀初,他在巴勒斯坦領導廣受支持的猶太運動,其二,羅馬因為他領導猶太人獨立運動而處死他。

耶穌被處死的山上,其實早已佈滿了反叛者的十字架,每座十字架上,都掛著痛苦流血的身體,這些人都因為違逆了羅馬的意志而受此刑罰。

「拿撒勒人耶穌」被處死的罪名是「猶太人的王」,指控他意圖建立猶太人自己的國,對羅馬來說這就是分裂國土的叛國,或意圖建立「國中之國」,當然是死罪一條。《福音書》提到在耶穌兩旁各釘了一個人,這兩個人當時被處死的罪名是「竊國(lēstḗs)」,將希臘字 λήστής(lēstḗs)刻意翻譯成「盜賊」對後人是極大的誤導,因為這個字羅馬人多半用來稱呼有政治動機的造反者(rebels)、暴動煽動者(insurrectionist),好比蔣家口中的「共匪」。比使徒保羅年紀小約34歲的猶太裔羅馬史家約瑟夫斯Josephus早已將lēstḗs譯成挑戰政治威權的自由鬥士或猶太人革命份子Zealot rebels

耶穌絕不是一個追求無條件和平的人,也絕非與當時的政治騷動毫無關係。《使徒書》與《福音書》描述的耶穌之所以與政治截然分開,或許與基督教也經歷過白色恐怖的大屠殺有關吧。

在羅馬統治下的耶路撒冷,黎民百姓極為辛苦,必須幫貴族耕田、蓋房,大部份的利益又皆落入貴族祭司手裏,貧富差距很大,因此,猶太人心中一直渴望能建立自己的國。

耶穌雖然沒有成功建立猶太人的國,但是在西元66年,耶穌去世後大約30年,一群猶太人居然成功的攻佔聖城耶路撒冷,其後4年,耶路撒冷又再度回到猶太人的手中。然而好景不常,西元70年,羅馬軍隊進攻耶路撒冷,逢人便殺,猶太人的屍體全堆置在聖殿山,血水沿石版街道流下,數萬名猶太人遭到屠殺,聖城也被縱火燒燬,大火從聖殿山往外蔓延,將耶路撒冷的牧地,農田與橄欖樹皆盡燒燬。

猶太人在遭遇這場劫難之後,精神上的創傷難以恢復。西元二世紀,宗教師們刻意將猶太教與激進彌賽亞民族主義分開,以避免災厄的再度降臨。此消彼長,在這樣的氛圍下,早期基督教會最重要的領袖耶穌的弟弟雅各這一激進革命派,逐漸由溫和派的使徒保羅帶領接收。

基督徒開始重新塑造耶穌,希望將耶穌從革命的猶太民族主義者,轉變成宣揚和平,接引「外邦人」,離地、棄世,不再關心世俗的精神領袖。從此,《福音書》的耶穌取代了歷史的耶穌。

本書作者,透過研究真實歷史中耶穌所處的政治與社會環境,還原耶穌關心社會不公不義的本懷,也許更接近耶穌想要傳達給世人的訊息:「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竇25:40》」,強調恩典的重要,凡進入天國的,憑的不是表面的、有對價關係的行為,憑的是「信心」。

然而,即使在美國這樣開明自由的國家,基督徒對於宗教在社會中該扮演的角色卻出人意表的保守,他們認為耶穌不可能是因為領導反叛羅馬運動而死,而是因為為了替人贖「罪」而被處死。

《基督教郵報(Christian Post)》刊出一篇針對這本書的書評 ,收集了多位宗教學者對此書的看法。評論大抵是「阿斯蘭的論述了無新意,都是已知的事實,他只是重新編排而已」,但這也表示阿斯蘭說的是大家公認的事實。

阿斯蘭用「Zealot(狂熱份子)」這個字來形容耶穌,對這些宗教學者來說似乎是過重了,他們想到的這個字像是回教狂熱份子那樣的景象。因此有位學者在書評中說「假如耶穌是狂熱份子,那他為什麼沒有想到組織軍隊,對抗羅馬?」這些學者知道耶穌是因為違逆羅馬(祭司)的意思而被處死,但僅此而已,他們似乎不去探討耶穌行為背後的宗教意涵。

於歷史描述外,阿斯蘭也比較少著眼於耶穌的宗教啟發…或許用不世出的「人道主義者」來形容耶穌的行為,這些學者可能會比較接受吧。就像上世紀的馬丁路德金恩博士一樣,他關心的是人們受到的迫害、歧視、霸凌,他在乎的是《約翰福音8:32》說的「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是否是徒託空言?

關心每個人的苦難,爭取每個人的自由與獨立,「愛人如己」,不就是宗教的目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