跫音不響的森林禪

2015-04-24綉亭

s126 1期待已久的四天三夜的三昧智森林禪,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在回家的路上,仍有些不捨的感覺,回想這幾天身心靈倘佯在美麗大雪山森林裡,每天凝神靜氣,吸足天地日月精華,過著神仙般的生活,誰想離開?在這裡無論待多久,都不會嫌長!帶著飽滿的身心,一顆沉澱的心,學習如何呼喚與尊重----每一個人的最真對流動的自然人性,隨時把大雪山美麗的森林相融入職場、工作、關係與自己心靈中,就是這幾天森林想的滿滿收穫吧!

第一天晚上,院長先針對「森林想」做了一番開示,大意是:

「森林無想」與「城市世間的煩想」相對。「森林想」富有萬斛泉源的生命力,如春天看到抽出新綠的枝芽,會不由自主的感動生命的神奇。樹與樹之間盤根錯結,枝枒與枝枒之間交錯,彼此都沒有抱怨,樹的本色,即使爭陽光、土壤、水分,都沒有事,不會計較哪棵樹長的較高?哪顆樹較矮?世間有計較,就有紛爭,就有比較,就有自卑!

森林的世界呈現多元豐富、百花齊放,每顆樹、每朵花都做它的最自然,人就是要去學習感覺自己,最自然的節拍是什麼?最自然的微笑是什麼?最自然的聲音是什麼?什麼內容是最自然的?常常感覺森林的自然與流動,把它帶到對人對事的看待,學習看到人的自然,帶回家裡,成為與家人的最自然流動的互動,看到家人的自然。森林想的關鍵,就是以自然來鼓勵,來呼喚彼此。

學習聆聽沒有聲音的寂靜,感覺從來沒有的感覺,注意從來沒有注意的空間,這就是禪。

透過身體接收天籟、地籟,聽沒有聲音的聲音,抱一顆大石或大樹練習,聆聽聲音,只剩聲波在身體震動。

院長舉以色列與中國,來說明爭與不爭的民族性:

以色列人表現出爭的自然,爭的背後,是同心同事,不怕競爭,希望彼此都可以憑個人實力,明的爭,一起提升能力,一比高下,表現出自然真實的一面,敢說出想爭的挑戰。西方人認為不爭,就是不真,是偽善。先做最真,他們會問「好」是什麼?「不好」是什麼?讓人自己去思考,找答案。

中國人在儒家思想遮蓬下,不敢明爭,只敢暗鬥,鑽來鑽去,爭的背後,在乎個人私利,卻輕視個別差異,屬於單元社會,不敢表現真實的一面,幻想錯覺別人是自己的假想敵。中國人最麻煩的信念是牽就表面和諧,要你做我眼中的最好,不要求你做你的最真。強調好兒子、好媳婦,不讓人思考,要人記住。

s126 4經過院長精彩的開示,感覺對「森林想」多一些的了解,三昧智學院舉辦這個活動的意義與目地也更清楚一些,原來是透過森林想讓我們深入接觸大自然,以大雪山國家森林做為實作教材,教我們如何與大自然對話,學會聆聽大自然的地籟與天籟的寂靜之聲,學會欣賞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山一水,學習沒有對象沒有分別的聆聽、接納與欣賞,學習沒有造作、分別、比較的心,以單純的的心來欣賞森林中無數無量的生命百態,讓這樣單純與自然間的流動,帶回現實生活的世界,在各種關係中呈現出來,呈現人性中最美麗的自然,最美麗的風景。


第二天的活動,因前一晚的一場大雨而略有改變,早上安排我們去拜訪大雪山碩果僅存的一棵神木。它有著1400年的高齡,大約是達摩到達中土的魏晉南北朝的時代,它就住進這片土地。我靜靜的聆聽它的述說:如何承受著1400年的這片土地的浩劫與變化,它如何幸運躲過人類劊子手的摧殘,如何閱讀這座森林周邊無量的生命智慧,如何吸取日月精華,以及涵養芬多精回饋這片山林,如何天天隨著風的邀請,唱著曼妙的樂章……我帶著崇敬的心在聆聽,在觀賞,在朝聖,感謝它這1400多年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無私奉獻給這片土地。

大夥來到天池,霧氣濛濛,好似仙境一般,只瞧見仙人吐納奔騰氤氳的仙氣,一時無法目睹真面目,據說誠心繞著湖的四周走三圈,就會有奇蹟,沒想到走完一圈,竟撥雲見霧,天光雲影漸開,可能精誠所至,天池嬌羞的露臉了,有著原始朦朧的美,聲聲呼喚與叮嚀,無染的水源,才是她的最愛,才能保持清澈動人的一面。

下午的森林想,各自去找一顆喜歡的樹,與它對話,與它互動。我選定附近的一棵樹,先用雙手撫摸它,感覺覆蓋樹皮上的青苔,濕濕滑滑的,有點黏,然後用額頭靠近它,先像俏皮哥們般互動,先培養感情,感覺有默契了,再把臉龐貼過去,就像熟悉的老朋友見面一般,沒有距離了,再用雙手抱住,聆聽它的心跳,感覺澎澎澎的聲波,與我的心跳共振著,原來我們是一體的,無分彼此。

接著我找了一顆幸運石,跟它對話,邀請它一起參加活動,請它做我的守護,放在頭頂百會上,請它帶路,引領我前進,學習樹的姿態走路,想像自己是一顆樹,同修也是一顆樹,在這寂靜的森林中行走。有一段路,引領人邀請我們閉上眼睛,用手觸摸旁邊的欄杆作為嚮導,回到單純的信任,沒有想蘊與分別心。用腳底湧泉接觸大地的感覺,觀想腳底每一塊石頭都是佛牙,跨出的每一步,都是第一步也是最後一步,閉上眼睛,每一觸都是第一觸,…..當我很認真的用全身的身體來觸,想像自己是一隻大象在走路,注意焦點放在湧泉穴,讓腳下的石頭來幫自己按摩,然後配合丹田呼吸法,一步一腳印,扎扎實實的走,扎扎實實在觸受,每一步都很踏實,即便眼睛看不到,感覺心很篤定,身體很穩健。

s126 3第三天印象最深刻的是下午的活動-—木馬步道健走,開始的六百公尺的好漢坡,把一些同修自動揀擇為B咖組,隨時可進可退;剩下的A咖組是堅持到底,走完全程才能坐車回賓館。

其實這段旅程,最具挑戰就是剛開始的好漢坡,挑戰過後,一路的美景當前,處處有驚喜,處處有意外的景致出現眼前,讓我一路不斷驚嘆連連,驚嘆老天,鬼斧神工的山壁,瑰麗造景,渾然天成,有時配上一棵薄皮紅檜,或是一顆厚殼扁柏,直挺壯闊的姿態,清澈山泉,直是一幅美麗的畫作。

當然還是不時有一小段一小段路面濕滑,需要小心行走,領隊一無建議:把注意力放在腳底湧泉,用全身走路,一隻腳完全踩到地,再換腳,這樣走路比較穩,也比較省力。把重心放在下半身,好好與土地連結,這樣能量比較流動,如果一般的走路方式,容易滑倒,氣停滯在上半身,能量比較不流動。

經過一無的提醒與修正,果然步伐穩健多了,同時與大地的連結也變深入許多。走著走著,不禁生起慚愧心,感覺自己對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冷漠無比,對它的了解卻是貧瘠得可憐,看看這整片的山林,蘊育著無數無量的植物、動物、昆蟲,可以叫出學名,竟是少得可憐,關於森林生態與水土保持的常識更是不足,顯然我很少把它放在心上,想到這讓我感到十分的慚愧;同時又生起無限的感恩之情,感覺大自然對人類有著無限的包容,情深似海,不管人類如何對它,它永遠默默的守護著大地,無私奉獻豐富的資源,含容萬物,生焉聚焉,生生不息,滋養萬物,想到這裡,心裡十分感動。

當我連結到感恩與慚愧這兩種情愫,當下很由衷的作意,每跨出右腳一步,心裡很誠懇由衷的跟這片土地道歉,對它說對不起,我對你的了解太少,取用太多,對你還這麼陌生,很慚愧;每跨出左腳一步,心裡很感恩由衷的跟這片土地說,謝謝,感謝你無私供養人類所有的需求,不離不棄,無限的包容人類幼稚的行為。在木馬步道健走的過程,提供我一段很寧靜美好的對話與反觀機會,發現這樣的對話跟淨化心靈也很有幫助,透過真誠的一句「對不起」,承認自己的無知與渺小,釋放許多自己以為是的想法,讓自己變小;再透過由衷的一句「謝謝」,看到山林大地的無私心量,永遠的給出,不求回饋,透過這樣的對話,與這片土地有密切真實的流動,這流動讓我感受腳底的土壤鬆動柔軟很多,連結上一股一股從地上往腳底竄流的能量,開始感覺與這片土地有深刻的融合與連結,感覺真心才有交會。原來有了真情的交流,才真正看到了對方,才認識對方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為了想留住這最後一天森林想的回憶,醒來一看是5點十九分,趕快起床,拿著坐墊到戶外陽台靜坐,深怕錯過大雪山森林寂靜美麗的清晨。

清冷的空氣,仍有幾許的寒意,驅不走上座熾熱的心。感覺這裡好像是仙境一般,到處都是上座好地方,感覺著這片森林純淨的能量,身心很歡喜受用著,光是好好呼吸,生起無限的歡喜心。

上座,純粹想給自己一次與這片森林獨處對話的機會。上座後,開始練習長呼吸,以丹田呼吸,吸氣感覺氣從空虛慢慢透過全身皮膚,收縮進入身體,再收縮成一個小精靈進入丹田;呼氣感覺丹田的小精靈膨脹,再膨脹,比身體還大,再膨脹融入整個虛空…..

s126 2一邊呼吸,一邊感覺這片美麗的森林,坐落不遠處的水塔,正答答答的響了起來,此起彼落的鳥鳴聲,還有輕輕的微風…..讓身體來觸受這些聲音,感覺當下的身體透過呼吸收縮膨脹,一會兒像小精靈般小,一會又像虛空般的廣大,在極大極小的變化中,感覺這聲音不再是噪音,在膨脹中用整個虛空在觸受、在含容,它就是虛空中的小小聲波,彼此含容交會,也是森林中的美妙樂章;在收縮中以精靈來觸受,乘著聲波的波浪漂浮,心中竟是一片的寧靜與喜悅,無對無礙….

下座後,突然有所領會,院長的苦心,透過森林想幫助我們了解生命自然情愫,讓森林相隨時入住心中,看人看事帶著森林自然流動的心來應對。森林想是院長活用的教材,透過森林告訴我們什麼是自然?什麼是人性的自然?什麼是情感的自然?什麼是關係的自然?什麼是生命的自然?.....讓我們隨時思索、檢驗、校正,活出自然就是最美最真最流的。

森林單純多變同時又是多元豐富,雖然罩著神秘的面紗,卻蘊藏著神奇與奧秘,含容一切…..突然讓我驚喜領悟到,人本身就像一座森林,有著豐富多元的面向,無窮的奧秘,蘊育無限的可能,而人性的多面性也是一座森林,….森林想,讓我連結到人這座森林最可貴的元素--「自性」,它就是自然的本質,純然的真,單純無染,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這不就是人人渴求的本來面目嗎?它不都一直在嗎?只是常被我們遺忘了,它沒有消失,就像森林一樣,一直坐落在心湖裡,只要回憶起,重新連結上它,讓森林的寧靜、無縛、無限的心量、單純,瞬間解除世間煩勞的桎梏,回到身心的自然,回到人性的自然,回到關係的自然,這就是院長不斷呼喚與教導,要活出最自然最流動的生命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