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在關心世界末日


  

467

(2023.12.07_01_三昧智冬令營)

今年發生很多事,就是烏克蘭戰爭、巴勒斯坦戰爭,這是看有還是看無?

如果看無就等於看戰爭,看戰爭就會覺得好像我們的生命不是那麼的安全,戰爭很恐怖,如果不看戰爭,覺得我們很幸福,看戰爭就很難幸福,看有不看無就是這樣,有時候如果你看到戰爭,你就會覺得很悲觀,看到沒有戰爭的地方,又會覺得,哇~~怎麼這個世界這麼美好啊。

但如果你想到危險,台海很危險嗎?北韓、南韓更危險,他們那麼近,根本是天天可以拿著槍對著你的地方,那個就是北韓和南韓,南韓和北韓是步槍的距離,我們是什麼距離?我們的距離還蠻遠的。

基督教和佛教的不同,同就是說宗教關心都是關心世界末日,他是在關心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就是把人類看成一個共同體,所以宗教比較不屬於在處理情緒管理,雖然他可以用得很好,但是比較不屬於情緒管理,不屬於我們親子之間的情緒管理,因為親子之間有很多事,也是都沒事啦,所以宗教比較不屬於在處理這個,因為這個很多都是小事,就沒什麼事啦。

真正有事,你還處理不來咧!真正家裡人有事,你還處理不來,我要講的是宗教是在解決世界末日,世界末日你還會在乎這個啊?當然不會啊,所以世界末日是人類共同問題,我們到底要怎麼才能夠免除戰爭?

第二個我要講的是,談到說基督教用的字叫做「罪」,犯罪的罪,原罪的罪,然後我們佛教用的字叫「業障」,那他們走的路就是,罪和業障是很像的,但是罪的意思比較屬於「不想要」直接面對善,不想要跟神建立第一個關係,那我們講的「業障」是不願意瞄準佛性,不願意瞄準這個最乾淨的靈魂。

不願意好好的面對無明,就會不斷的製造五蓋、業障;那基督教就走向信、信仰的路,我說信仰本身就是不斷的,好像我們的天隨念,不斷的問老天啊,我到底要怎麼做?他等於是,問老天就是把自已放掉,但是在問老天的時候他常常跑不出話來,所以德蕾莎修女說她問上帝,然後上帝都沒有回答,但是頑固的基督徒他們就是都要依賴聖經的每個字,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你依賴每個字就會變成教條,這個發生在佛教也是一樣,依賴每個字,你就會相信2500年前的戒條,那戒條就太狹隘了,太苛刻了,然後根本就沒辦法實行,你實行起來就會很怪異,因為我們信的是精神,基本教義派都很怕,很怕你講精神,大家都可以隨便解釋,但到最後就是你到底要不要相信,但是很多人都害怕,他說你離經一字即同魔說,你講得話不可以離開經典一個字。

問題是不可能!因為經典本身就很多矛盾,你說基督教的聖經有很多一看就很不合理嘛,或者是說有些東西它只是在敘述一個過程,比如說奴隸,你允許奴隸嗎?你說聖經有奴隸啊,有奴隸並不代表它說這個是好事啊,聖經有反對同性戀啊,有反對同性戀也不代表它,也只代表那個時候、那個時代某一個地方的一件事情,不能把那個事情就說成上帝就是反對這個,耶蘇基督就是反對這個,所以我們寧可相信它的精神,比如說神愛世人,那個到底這個愛是什麼意思。

講到這個信,佛教也有發展出來,比如說日本的親鸞上人,他們就很講究信,你就是要,最後你就是要信,你可以說很美,信,能夠信聖經裡的每個字好像很美,但是你落到現實,比如說你反同,你跟那些就是支持同的人這麼對立,甚至是要把人家殺了!基督徒的問題就是都說別人是異端,跟他不一樣就是異端,這個世界可以這樣子做嗎?你如何對待異教徒,你那個態度很重要,所以如果要跟基督徒談,就是你如何跟這個世界建立一個橋樑,做橋而不是只有一直標榜自已的好,你要能夠和人家連結,你到底拿什麼跟人家連結,我們都同意要愛嘛,但是到底什麼愛?我們都同意要慈悲,但到底什麼是慈悲。

Q:他沒有外身…
A:他外身就是耶蘇門徒講的話,這輩子的行為,他很多行為那麼奉獻,你就是在仿效他們的行為,所以耶蘇門徒,十二個門徒、十一個門徒都不得善終,只有約翰活到100歲,其他人都不得好死,然後不得好死是好事,因為他們都是奉獻,很厲害的,然後基督徒是把這11個門徒都放在心上的,是有這個「僧隨念」的,他們的佛法僧的僧隨念很強,他們常常想起馬太福音,常常想起這些門徒他們這輩子做過什麼事,保羅做過什麼事,他們都很感動,約翰這些人做的事,十二門徒他們有跟過耶蘇基督,所以他們的很多行為就比較接近,而且他們真的做很多事。

宗教要跟普世價值結合

Q:
基督教的「罪」,是因為他不想跟上帝建立第一個關係,然後佛教講的「業障」是不願意瞄準,請問這個瞄準是指什麼?
A:就是你願意去面對無明,到底什麼是無明,我們講十二緣起,無明、行、識,到底那個無明是什麼,你要面對無明,你就要面對諸行,你要真的在「諸行無常」裡面鍛鍊,那基督教一直強調不可能修行。

「信」就要做天隨念,像德蕾莎修女不斷地問天啊!主啊!你要我怎樣做?主都沒有回答啊!對基督徒來說,就一定要在聖經裡面找字,用它的字去解釋現在的問題,真正的基督徒都是根據聖經喔!每一個字都根據聖經,問題是,你要根據聖經,你要抓得很緊,就變成所謂的基本教義派,而且是教條。

Q:那到底誰說的對,有一個問題,我覺得蠻有趣,都認為自己沒有錯,都是害怕別人會解釋錯誤,那這不就是很大的問題…
A是啊,沒辦法講,他如果這樣相信,你說什麼都沒有用,他就是有他執著的解釋,宗教的缺點就在這裡,就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到最後也是各信各的嘛!所以我講這個要做什麼?

就是說我們如何跟佛教徒談,如何跟基督徒談,基督教和佛教的存在,不管你怎麼解釋,它真的對這個世界有幫助嗎?佛教存在的價值到底在哪裡?你講出的東西,那麼多跟人家對立的話,到底有什麼價值,你這個也反對,那個也反對,那別人錯,都只有你對,那這樣子的宗教存在世界到底有什麼意義?

我要說的是,所以我為什麼要把宗教跟普世價值結合,我們的因緣就是這樣來的,為什麼我們早在一二十年前就一直在強調一定要講普世價值,一定要講什麼是自由,人家西方對自由很有貢獻,那你佛教對自由的貢獻應該更深刻,而不是相應不理,啊我們不關心自由的問題,你這樣就讓人家覺得沒有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