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所認識的佛法

  • 為什麼我不是基督徒?
    答案很簡單,我非常受用自己的身體,非常受用自己的生命態度,我學基督教,我沒有辦法學到這個東西。
    受用,我們講說「你喜歡自己的身體嗎?」這個喜歡不是世間的喜歡,重要的是我喜歡我的喜歡,不是自戀的那種喜歡,是因為這個身體給我好大的受用!

一、這輩子最快樂的事就是傳法。

01-4-1-2015於三昧智學院@花蓮

400 1佛法,到底有什麼特別?它跟其他宗教不一樣的地方,到底在哪裡?

釋迦佛晚年發生了權力鬥爭,他的堂弟提婆達多把人帶走,釋迦佛不能怎樣,他一定要靠舍利弗尊者去把人帶回來。舍利弗尊者就往對方的陣營走去,對方陣營雀躍歡呼「舍利弗尊者來投靠我們了!」沒想到舍利弗尊者去跟他們打成一片,然後就把他們勸誘回來了。我們沒有這種人啊,因為有時候,學生會跟院長對立,院長不能「公親兼事主」,法官不能兼訴訟代理人,院長都已經是事主了,大佛大菩薩一旦變事主,就不可能做公親,對立會變成王見王,怎麼辦?這時候,需要舍利弗尊者目犍蓮尊者。

提婆達多是想方設法要狙擊你、汙衊你耶,那很嚴重的。要不是因為釋迦佛當時跟權貴的關係特別好,不然的話,早就被陷害了。當時對釋迦佛的指控是,他跟一個外道懷孕,然後又把她殺人滅口,這是多大的指控啊!所以,這件事情影響後來的佛教都要去攀附權貴尋求保護,怕一旦發生事情,沒有人能夠保護。如果釋迦佛不是權貴保護,他可能會出大事,如果當年不是舍利弗尊者,那一些比丘也不會回來,世間就是這樣,很多你想不到的事。所以,我們需要舍利弗尊者、需要目犍蓮尊者,他有他修行的證量和魅力。

二、為什麼我不是基督徒?

400 2答案很簡單,我非常受用自己的身體,非常受用自己的生命態度,我學基督教,我沒有辦法學到這個東西。

受用,我們講說「你喜歡自己的身體嗎?」這個喜歡不是世間的喜歡,世間的喜歡是別人眼中的喜歡:「你喜歡自己的身材嗎?」身材跟我有什麼關係?身材是別人在看的,很養眼,你養你的眼,跟我有什麼關係?所以重要的是我喜歡我的喜歡,不是自戀的那種喜歡,是因為這個身體給我好大的受用!

喜歡呼吸,喜歡走路,喜歡站著,喜歡坐著,喜歡躺著,通通喜歡!為什麼喜歡?因為受用。沒有一個宗教是這樣講的,沒有一個宗教會推演出這種心得

去年九月底,我在台中講「普世價值即天理」,我講到說,人際關係,夫妻關係,還有資源分配的問題,我說,這三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天理,每一個問題都是普世價值。

我從學佛法的心得,我推演到,佛法跟普世價值是完全可以結合的,但是,傳統佛法,沒有辦法給我這種滿足感。我不是故意要去跟傳統佛教過不去,而是我真的看到佛法是這樣子。我們今天且從八正道講起。

八正道_第一個是「正見」

傳統佛教講的正見是什麼?南傳佛教是洞見「無常、苦、無我」。北傳佛教講正見,是「明心見性」,但沒有解釋什麼是「明心見性」?沒有。我們的解釋是「明白本心,真情流露,至情至性」,這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解釋。如果你覺得「你的解釋也不怎麼樣」,那你可以挑戰院長,所有對佛法的推演,我們可以放在那裡,秤秤看,哪一個比較有份量。

什麼叫「明心見性」?什麼叫「明白本心」、「明白菩提心」?你看到的南傳和北傳佛教對「正見」的解釋是完全不一樣的。

八正道_第二個是「正志」

400 5八正道的第二個,南傳佛教的解釋是「不起惡意,不起害意。」這是不夠的。南北傳佛教,都是很會誤會人的,沒有證據就說話了,作假見證在宗教中是很普遍的惡習,所以基督教會特別把這個假見證」高懸臚列揭櫫出來,可見假見證是很嚴重的,包括你是檢察官,你是法官,或者你不是,你就去檢舉別人,然後你說我沒有害意、我沒有惡意,我真的認為是這樣子,我真的認為他偷了、搶了、邪淫了然後就可以把他指控,把那個人害死了。

為什麼一個宗教存在,它會需要去攀附權貴?它需要被保護,但是,這樣對嗎?耶穌基督從不攀附權貴,甚至與權貴對抗。

那「正志」是什麼意思?不是你沒有害意、沒有惡意,而是你不會去做假見證,你不會聽到、看到一點點東西,你就去指控對方。但是我們很容易指控別人,因為你知道的事情實在是很有限,你知道的資訊,只是一百種資訊裡面的一部分而已,所以為什麼在法庭上的論證,你提出了所謂的證據,但是,被告的律師可以提出反證據

你一開始會覺得這個證據簡直就是真的,但是,反證據拿出來以後,就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但是,我們的訓練裡面沒有這個東西,我們的訓練是:你看,為什麼有風?因為有洞,空穴來風嘛。你為什麼會被指控?你一定有做一些事嘛。你今天為什麼會留下這個證據?你一定在現場嘛。對不對?

很多事,有所謂的百口莫辯」或「眾口鑠金」。我講過我初中一年發生的事情,我唸的那個學校都要打領帶,還一定要領帶夾,沒有戴的話,會給教官罵還是處分之類的。有一天早上要集合了,我突然找不到我的領帶夾,我看到我的前面那一個同學、跟我很要好的,鉛筆盒剛好是打開的,裡面有多一個領帶夾,我就拿來、戴上,趕快衝出去。免得因為沒有戴領帶夾會被責備或者處罰。

然後,我們晨間集合結束,同學先我回來。我一看到他突然臉色變豬肝關公臉,我就呆了,講不出話,也沒辦法還他,我小時候不是很靈活,因為已經這樣子了,我就不知道我還能做什麼。就覺得被你誤會了,因為證據在這裡啊,我真的拿了你的啊。我真的拿,只是借一下嘛,臨時找不到,教官真的就是會找我麻煩。這世間就是這樣,有證據啦,你看、很明顯就是!

我很遺憾,我們那一班我本來跟他最要好、相偕一起走路上學,從此就不講話,不往來,我不知道要怎麼跟他講,只是借一下而已。

人和人之間,你看,有多少誤解啊,很容易誤解耶,不要說普通人夫妻都會誤解,夫妻都有所謂的不信任,夫妻有所謂的私房錢。她/他借錢給人家,不給先生/老婆知道。

那北傳佛教的「正志」,就不只是「沒有害意、沒有惡意」,它變成「慈悲喜捨」,但是它對「慈悲喜捨」做了很狹隘的解釋。北傳佛教對「慈悲喜捨」是怎麼解釋的?我聽不到任何感動的內容,你如果有的話,你告訴我,我們可以丟掉、放棄我們現在講的:「吸收能量、轉化能量、淨化能量、釋出能量」。很多問題都是我們能量很低。我們之所以會做假見證,會誤會別人,誤控別人,會心情不好,不耐煩,發脾氣,都是因為你能量很低,都是因為你沒有喜心。

你知道院長怎麼喜心的嗎?怎麼看人的嗎?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但真的是這樣子,我看每一個人,都是一幅絕美的畫,因為我把你看成一幅油畫,而且油畫再怎麼畫,都沒有辦法畫得這麼生動,我把你定格了。你懂嗎?這是我看油畫最大的心得。我不懂油畫,但我在博物館看油畫真的看到油畫裡那個人走出來,畫得好神。我就突然悟到說,看人不也是這樣嗎?我很想畫這個人,但我的訓練當然沒有辦法畫得像人家油畫這樣子活靈活現,那我就很偷懶啊,就很認真地這樣子看,結果就看到:ㄟ,現前活人不就是一幅油畫嗎?而且是本尊耶,齁,比什麼油畫都神耶,而且,活靈活現。一開始,還會說:「他不要講話就好。」因為他一開口你可能不喜歡了,後來我進步了,講話也沒關係啊,我在看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把它改成「一切有為法,如戲如油畫」。哇~太好用了!

所以,我真的很會欣賞人,從小超喜歡住樓上看熙來攘往的路人表情動作姿態,你想像不到的,而這個東西,給了我很大的受用。一開始我還不會看戲,這個人不要動還好,一動、一講話,我可能會不喜歡,會有好惡,後來我都是還原,戲就是還原,管你好人壞人,油畫也是還原,管你什麼江洋大盜,管你是ISIS頭頭,管你是心理變態、社會變態,沒有關係啊,我就當你是一幅油畫,有人說,畫可以比人更像,有可能,那是一般人沒有看到那個人的神,油畫把他的神畫出來,所以你才看得到,喔,原來他是長這樣子,有可能,但對我來講我不需要傳世油畫那麼偉大的作品,我直接就看到,我有這個本事。那這個東西,就是我從佛法學來的,從佛法得到的訊息,佛法給我很大的啟發,這是絕世武功,跟大家分享如果你懂了,表示你懂了院長,懂了院長的遺憾,遺憾這個世間不懂、不受用。

今天很多人不快樂,很多那種惡意、害意,還有互相的指控侵犯,因為他不快樂,因為太不快樂。

宗教給人最大的禮物就是這種受用,它會讓人非常受用,基督教對我來講比較沒那麼深入,可能耶穌基督走的時候太年輕。

八正道_第三個是「正語」

傳統佛教講什麼?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我覺得這個都太消極了,沒什麼內涵。到了北傳佛教,就講得比較多了,像什麼慈語,但也是沒什麼內涵,就是講一些官話,不覺得很有內容。那我們的正語,就是要考慮到時機、場合,「義饒益法饒益」的普世價值,學習不多講一句,不少講一句。該講的要講,不要少講。傳統佛教是很不會講話的,該講話的時候,他不會講話,該發言的時候,他沒有發言,該有意見的時候,他沒有意見。好像你只要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就夠了,遠遠不夠的。正語,要會講話,要會發表意見,要會發表見解,要會守護捍衛別人的權益。

八正道_第四個是「正業」

南傳佛教講什麼?不殺、不盜、不邪淫,這種宗教讓我覺得很狹隘貧瘠,沒有什麼內容。「正業」是指行為,「該做的要去做,不該做的不要去做」。而且,真正的「正業」是你的靈魂要有核心價值,要跟普世價值呼應結合。

八正道_第五個是「正命」

400 3是謀生。謀生與資源配置有關,「正命」要照顧別人工作機會與職業尊嚴,不可以一股腦兒自顧自的工作。

我們的「正業、正命」一定要包括普世價值,要包括怎麼去約束政府不要害人。政府很容易害人的,因為政府是合法的暴力。它可以施展暴力,不要以為那不是暴力,警察去抓人,那就是合法的暴力。它可以限制你的自由,把你關起來,還可以判你死刑,然後是冤獄,這叫政府。這些事,你不能裝作沒看見,不能夠開口閉口共業,發生了不幸的就說是共業,推卸自己的公民責任。白癡的宗教才會這樣回答。這不是共業,是你該作為而沒有作為,是大家的消極不作為,才造成社會上那麼多冤假錯案的問題,才會讓政府亂來,才會造成政府跟國家分不清楚。政府跟國家是兩回事啊,但是,在專制極權的國家,我們都以為政府就是國家,以為新加坡李光耀、俄國卜丁朕即國家」的獨裁沒什麼不好。

政府不是國家,只有呆子才認為政府是國家,西方社會沒有人說我愛我的政府,只有說我愛我的國家。但我們的宗教,我們的佛教,絕對不會這樣講的,我們的佛教說,不要管政治。

去年十月在台中講的「普世價值及天理」,談到----

第一個是人和人之間的誤會,那種假見證很多,

第二個是夫妻之間沒有互相勉勵,沒有互相呼喚:「我們在一起是為了讓彼此更獨立更自由更了解自己」,就是說,感情一旦沒有跟普世價值結合,那這樣的感情要做什麼?不夠獨立自由的感情,你不會放心的。

第三個是資源分配,我那時候說,貧富不均是正常,貧富懸殊是病態。貧富懸殊,每個人無法滿足基本的需求,你叫他怎麼修行?你叫他怎麼上教堂?你叫他怎麼關心公共利益?不可能!你讓他人不像人「做人沒尊嚴」,他工作就像奴隸一樣,每天就是忙著三餐,哪有時間思考?怎麼可能不做愚夫愚婦?這有什麼天理啊!所以,沒有普世價值就沒有天理,「嘸天理啦!(台語)

所以,正業、正命要跟普世價值完全結合,而且還要超越,宗教一定要再超越普世價值。憑什麼?憑它的正見、正思(正志)、正語,來把普世價值帶向一個更高、更文明、更有深度的境界。

八正道_第六、七、八個是正精進、正念、正定

再來才有所謂的正精進、正念、正定,你才知道什麼是已生之惡令斷,未生之惡令不起,未生之善令生,已生之善令增廣;如果前面都不對了,你下面講的也不會對,都只是在文字裏繞而已。所以你去翻佛經,去翻歷代祖師的解釋,那都貧乏無比,沒有內容,那當然不能滿足我,一點點滿足的可能都沒有。

傳統佛教講說,什麼是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什麼叫做「諸惡莫作」啊?什麼叫做「眾善奉行」?捐款給慈濟。就這樣子啊,還有什麼內容?什麼叫做「諸惡莫作」?不要管政治,不然就講一些教條: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邪淫之類的。那什麼叫做不邪淫呢?同性戀算不算呢?婚前性行為算不算呢?

傳統佛教那種正業、正命,都是奠基在教條框框裏面,它是一種恐懼、害怕社會失序,它不知道什麼叫做「尊重」,和「允許每一個人做他最真的自己」,傳統佛教完全不懂這個,也不在乎這個。

那南傳佛教剩下什麼?就修四念住啊,修定啊,第七個正念跟第八個正定,這兩個是南傳佛教的強項,北傳佛教的弱項,但這樣的強項,它也不能滿足我,因為還是覺得他們講的正念正定跟關係現實脫節了。在講身念住的時候,他們都只講到內身,四念住是包括內身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他們都只講到四念住的內身內受內心內法,把佛法該講的只講不到三分之一。

那外身是什麼?外受是什麼?外心是什麼?外法是什麼?這都在講現實」、「世間沒有別人」有。只講到內身,不講外身一定與現實脫節,不可能上座下座打成一片。

內外身是什麼?內外受是什麼?內外心是什麼?內外法是什麼?南傳佛教就不會講了,因為那個東西是在講關係的,講「親子關係「男女關係「主僱關係「政府與人民的關係」,他就不會講了。

再來是正定,四禪九定,結果他連初禪的五禪支都講不清楚。他們可能有深定,但在生活上五禪支是非常不靈活的,為什麼?因為他們都只有內身、內受、內心、內法,很容易與世隔絕,往好的方面看是與世無爭,往不好的方面絕對是冷漠怯懦。他的正定不過是延續前面四念住裏頭的三分之一。這樣的南傳佛教完全不能滿足我。

以上這一些叫做八正道,八正道只是四諦裏面的道諦。

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400 4苦諦,一開始我給佛教吸引的就是苦諦。苦諦講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我聽了這個很歡喜,覺得講得很好,它幫助我接受世間的苦難。

集諦,是在講苦的因緣,它也幫助我看到苦的因緣:無明緣行,就是說無明所起的造作、不自然,但是南傳佛教的解釋完全不能滿足我: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些對我來講,都講得很空洞。

集諦就是我們有很多的無明造作,就是你今天為什麼會有不可意觸,就是我們沒有辦法消化,傳統佛教解釋就是無明阿、欲貪阿,但是它也沒有講清楚那個無明欲貪是什麼,它只是說你違背了惡口、兩舌、綺語,或是你起了惡念、貪念、害念,這類的東西,這類的東西都不能滿足我,這類的東西我覺得它有可能妨礙了我的最真,誰來定義?誰來界定這是惡念、貪念、害念?誰來界定?

它說因為你的「無明」,因為你的「欲貪」,那什麼叫欲貪?就這一些惡念、貪念、害念、執著....

「集諦」,就是十二緣起,但所謂的十二緣起那是一種分類,十二緣起不一定是釋迦佛講的,釋迦佛講緣起,不一定有講十二緣起,十二緣起是後人的重新歸類,把它做一個比較細的分類,但是把它做一個比較細的分類,它還是沒辦法講清楚,什麼叫做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生老死。

十二緣起裡面的關鍵在這個「觸」

400 6關鍵在這個「觸」,關鍵在十二緣起裡面的「觸」,那個「觸」的當下衝擊是什麼?

所以,觀呼吸是在學,比如你現在找到一個「觸點」,在觸點裡面你可以知道現在是吸氣,還是呼氣?你現在呼吸的時候經過那個觸點,呼氣的觸,和吸氣的觸,有什麼不同?你要有興趣知道,呼氣的觸跟吸氣的觸有什麼不同?

你知道的話,你才能在動中比較注意中心線,比如你在走路的時候,呼吸變成背景或者是上座尋伺的後續力道,它只需要一個注意力引燃,喜樂就帶過來了,就是那一種息細,呼吸細的時候心就很細。所以你在動的時候,我們比較注意中心線,還有沒有在注意呼吸?呼吸變成背景,呼吸好像一個藥引,它那個心細和息細的引力就會自動帶過來,然後會很受用那個東西,近似餘音繞樑,好像走出森林,心情還很森林

「觸」,就是你的「六入觸」,你的「六根觸」,你的眼睛是怎麼看的?耳朵是怎麼聽的?像我們剛剛講的,你眼睛在看東西,你很會欣賞,你很會看那個有,所以你也知道沒有,我們一再講「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就是在講這個,你要真的有辦法看到「有」,你才有辦法看到「無」,因為我們對那個無,對那個缺點是很排斥的,我們沒有看到優點的話,你對缺點的了解會是偏頗錯誤的,你要很了解對方的優點,你才能夠想辦法去改變那個缺點,所以你一定要很會看,才有路,如果你一下子看對方的不好,會不成比例,給自己好惡遮蔽,好比一下子就不順眼,就看到這個兒子不長進,親子間對話就停了,不知道怎麼對話下去。你一定要看到他的有,所以我們一再的說,你要幫助對方建立信心。

今天,這個全世界有很多的問題,他為什麼會去做假見證,為什麼會誤會別人,因為他對自己沒信心。為什麼,因為他不懂得看自己的有,他也不懂得看別人的有,他只能透過看別人的無來發洩,來看別人的無可以發洩,這個沒什麼啊,這個人很差勁、這個人不入流,他得到一種發洩的滿足感,其實他是不了解對方的。

所以你的「六根觸」要很會看,不然你說修什麼十二緣起,十二緣起你只是注意可意觸、不可意觸,可以觸不要轉成貪、不可意觸不要轉成嗔,你都在注意,都在防範未然,你做事情根本不符合六度(單純、謙虛、主動、浪漫、由衷、認真),不符合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你是在防弊或發洩,不是在興利。

你都在蓋水壩,卻沒有要去造林,你想要防洪,但卻不會去好好保養森林。

我們三昧智對集諦的解釋,用最平常的話,就是我們失去了真,失去了自然。不然你只是一直講無明啊,欲貪啊,那是什麼啊?什麼叫無明?什麼叫欲貪?很抽象。誰來規定這是貪?誰來規定這是超過了?欲貪就是超過你的需求,誰來規定什麼叫做超過你的需求?別小人心度君子腹,對你而言是欲望的,對別人而言可能是神聖的事。

我們提倡的法是:你的最自然,你的最受用,你的最真,你的最喜歡。你到底喜歡你自己什麼?你喜歡你的生命態度嗎?你喜歡你的主動由衷單純認真謙虛浪漫嗎?就這樣子,你真的喜歡,那才有開始;如果你還不喜歡,那你還沒有入門。修行就是這樣子,不能打折扣,你要喜歡你的主動由衷單純謙虛認真浪漫,喜歡你的至情至性。真的嚮往業盡情空。你真的嚮往嗎?傳統佛法從來沒有告訴我業盡情空是什麼,傳統佛法把業盡情空」講得青燈木魚、講成不懂愛情的法海與滅絕師太,這當然是不能滿足我。

「滅諦」就是解脫

400 8我喜歡將出世間的解脫,跟世間的自由放在一起看,你才會感覺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麼,涅槃能夠給世間的自由是什麼樣的啟發?

「涅槃」就是業盡情空。滅諦就是業盡情空。

什麼叫做業盡情空?你沒有造作了,你只有受用,沒有造作、沒有不流動、沒有不自然,叫做業盡;情空,你的情完全的流動、完全的自然,沒有任何壓抑,真的離苦得樂了。但我們傳統佛教對業盡情空的解釋是什麼?我覺得是很笨的,你如果有聽到更好的解釋你告訴我什麼叫做業盡情空?什麼叫做情生智隔?我都覺呆得不得了,不是普通的呆。我們很願意跟這個世間分享,我們沒有要讓人家覺得很笨很呆啦,但我們就講我們自己的。

你願意跟院長學,願意學今天晚上所講的東西,任何人只要有學到今天晚上講的,他是不可能退轉的,不可能的。之所以會退轉就是因為他沒有受用,他還很習慣武斷,很習慣誤會別人,很習慣做假見證,因為他不覺得他這樣有什麼不對,他認為他懂了,他認為他知道了,他了解了,其實他並不了解,人和人之間是很容易誤會的,為什麼你覺得你沒有誤會別人呢?人是很容易被中傷的,就像釋迦佛,他威名遠播ㄟ,他在那個時代,大國的國王都喜歡守護他,竟然還有人敢指控他!這是天大地大的事啊,何況這個院長只是土豆一個,輕輕一踩就可以踩扁。

要注意啊,要注意,人心就是這樣子,你隨時會被踩扁,何況你又不是喬達摩太子出身,釋迦牟尼在當時都是受大國國王肯定的人,都還有人敢汙衊他,你就知道,這個世間啊,有點複雜!有點複雜!你想像不到的事情。你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提婆達多要做這樣的事情,為什麼從小就嫉妒他,嫉妒到年紀都這麼大了還在嫉妒,我無法理解,他年紀已經很大了ㄋㄟ,那時候大家都是六、七十歲的人了,為什麼還會發生這種事呢?!你到底在追求什麼啊!?很簡單,因為你沒有受用,你沒有受用啊!

什麼叫做受用?你隨時都可以死。因為這個世間最美好的東西你都已經享用了,再活著,沒有幹什麼,回報,回報世間給我的恩、回報老天給我生命的恩典。因為世間最美好的事,我都看過了,我都聽過了,我都經歷過了。你看到聽到的是什麼?無量無邊的空,眼睛一閉上都就是無量無邊的空,都是天籟地籟,你還會要什麼?!

這個要說給誰聽?只有跟我有同樣的經驗,你才會懂。所以修行就是在學這個:過癮。過癮就是:你已經享用過了。你已經享用過了生命的恩典,你沒有任何的不滿足。

每天都要會笑。你如果你覺得現在笑不出來,你就是卡住了。要笑完還會覺得心還在笑,臉孔沒有笑了,但是那個笑還在裏面,像柴郡的貓,笑完,臉不見了,還剩下那個月亮彎彎的弦,貓已經不見了,那個上弦月還掛在空中。那種感覺就是:這個人雖然消失了,但你內心留下的喜悅還在,還在搖啊搖。

不然你覺得佛法是什麼?這麼嚴肅?這麼沈重?要揹負世間那麼多的苦難喔?

禪修是來鍛鍊喜樂

禪修,就是找一個地方,好好的練習喜歡你的呼吸,這裡講的喜歡不是別人眼中的喜歡,是受用自己的呼吸、受用自己的姿勢、受用自己的身體,你平常比較不會去切斷一些外緣,因為平常外緣很多,那禪修期間我們就切掉一些外緣,這樣讓你可以更輕鬆。

一定要體會「喜」,喜叫」(安)「(沈落),「樂」叫」「,它是無上沒得比的哦,前所未有的輕鬆安定!你有喜樂你才會有容量,才會有容量容納這個世間的苦難葛藤。你說,我很喜樂了,卻拒絕直覷世間的苦難,那個喜樂都是假的啦,你沒有辦法去感受別人的苦難,你的喜樂是假的,如果你說別人的苦難,是一種共業啊,那你一定是一個沒有喜樂的人,才會這樣講話;有喜樂的人,別人的苦難,就是他的苦難,因為世間在裡面啊,因為他的心廣大,他很自然的,整個苦難都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