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情變成親情友情

2016-03-05 一心

s303 1藝人任家萱(Selina)跟老公各自在臉書貼文,公布決定離婚的消息,愛情,本來是兩個人之間的私事,但作為公眾人物,不論分合,彷彿都得「給個交待」,與其讓謠言滿天飛,還不如自己當媒體發布新聞。

一個說是自己沒有扮演好「真正的賢妻」,另一個說「失敗的婚姻,我應負最大的責任」,離婚,是兩人「反覆思考認真討論的結果」,因為,「愛情隨著時間漸漸淡了」,「不想連親情、友情都失去」,「想當彼此一輩子最重要的朋友」。

先撇開不談婚姻這個體制帶給人的壓迫,以及性別的刻板印象,只聚焦在「愛情」,其實,這個消息之所以令很多人驚訝,是因為他們曾經與彼此攜手度過難關,任家萱,在拍戲時意外燒傷,當時還是男友的張承中對她不離不棄,並在隔年正式求婚,他們的愛情感動了許多人,簡直就像一個勵志故事,所以,傳出婚變後,不免有人問道:「還能相信愛情嗎?」

人們大半以為相信愛情就是相信「愛情的對象」永遠不會變,其實都誤解愛情了,愛情的本質就是:我們愛上了同一個世界,並相信,兩人聯合,能讓我們深愛的世界更美更好。如果有一天,我們在一起並不能讓這個世界更美更好,或者,我們所看見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那就分開,給彼此祝福吧。這才是「愛情的本質」,分合都不會變。

愛情,並不是「對某個人的愛不會變」,而是「因連結而激發出的美好可能性」。對象變了,不是喜新厭舊,是有另外一個人跟他更配對,只要繼續相信愛情,當然就會接受,會祝福。真正的愛情,不會因為分合聚散而變異。曾經見識過一對夫妻婚變,先生對前妻依然愛敬有加,婚變後20年,愛敬有增無減。

愛情的對象,如同一個窗口,讓我們可以跟這個深愛的世界對話,並且透過彼此,體驗整個世界的接納與被接納。當體驗過這樣的愛,即使對方消失了,也不可能患得患失,因為,愛的不是那一個人而已,而是生命,是世界,是關係的流動!

再來,講到婚姻,其實,人類歷史上的大部分階段,婚姻主要是為了政治經濟的結盟、延續家族血脈…等等功能,以愛情或找到靈魂伴侶為先決條件的婚姻,是晚近才出現的觀念。在我父母的那一代,女性經濟比較不自主,結婚,是離開原生家庭的最方便途徑,到了我們這一代,隨著女性意識抬頭,教育水準、社經地位都提高了,然而,即使在性別平等有長足進步的今天,一位決定離婚的女藝人必須怪自己太享受工作、太專注事業、沒有做好一個「賢妻」的角色,一位爭取帶孩子上班的女性立法委員可能必須忍受「當立委不是給你來亂的」的酸言酸語,這個社會對於想要兼顧家庭和事業的女性,仍然不是那麼友善。

美國19世紀的婦女普選運動者蘇姍•安東尼(Susan B. Anthony)曾經在一場名為「單身女性之家」的演講中說,在兩性平權的路上,需要有一個女性停止結婚的時代:「當年輕女性在各行各業中的教育越來越普及,並嚐到了獨立的甜美果實,就會越來越不可能接受『夫妻結合、唯丈夫命是從(husband and wife are one, and that one the husband)』的婚姻所帶來的限制。」

蘇姍在150年前所說的,簡直就預言了今日的美國,當今,美國成年女性中,單身的人口首次超越了在婚姻中的人口數,其中包括選擇不婚、找不到對象、單親、法律不允許結婚的LGBT…,這些非典型的家庭型態挑戰了異性戀婚姻的傳統角色分工,即使是異性戀夫妻,也因為晚婚的趨勢,雙方在婚前有了比較多獨身、自己負擔家事的經驗,讓分工也越來越趨平等。

有一天,當政府在法律上對單身者、或非典型家庭的保障,提高到跟異性戀婚姻一樣的程度時,有多少人還會選擇進入婚姻?或許,也只有到那個時候,當婚姻不被制度偏袒、不婚也不會被制度歧視時,我們才能夠回歸到人與人結合的本質。

真正的家,代表的是接受和照見,不是吃飯、睡覺的旅店。

真正的家,是精神的碼頭,可以重新裝卸--

卸下會消磨精神的,裝載能滋養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