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對話_創造空間】

 

2025.01.18.03講座:關係很政治--兒子的事,你管不管?

我這個不是只有家裡是這樣子,我認為川普跟普丁也要用靈魂對話,什麼時候他們兩個人願意用充滿困難的眼睛,充滿包容的眼睛,來對話,我認為是可能的。

只要你是真的是對準天堂,比如說普丁也對準他的天堂,他也是希臘正教啊他有天堂;川普也是基督徒,也是對準天堂啊。那天堂用我們的話叫做空,你要對準空,你說我跟他講話之前,我很有空間,你如果沒有空間,幹嘛要講話,你一定是有空間,你才覺得這值得談,你就是要空、要放空,也就認為一切都是可能的,共識就是說,他認為的,不是你認為的叫做共識,就是重新定義的字典的意思,只有空,我們要談之前,一定是要放空,一定沒有勉強。

你一開始就勉強,那就是什麼?就是你開始要比武力了,不是不可以,但是你真的要有空,大家才真的能夠商量,不然是假的,你所有的談判都是假的,我說最簡單的心理就是說,你談判之前也沒有勉強,你談判之後也沒有勉強,你都會覺得所有的談話都是導向,彼此更有空間能不能有這樣子的談判?啊你講的都是理想啊~

是不是理想你要一點一滴的去做,不然如果你把事情談得太大,然後都是不能操作的,那就不是談判。真正的談判就是,要有這種空間,高高等談判,那個空間就是空間感要出來,不然那個不叫談判,那個叫脅迫。

Q:剛剛親教師提到就是說我們的說話,我們的行為思考都是要對準、很有空間,到底我說話說出來會有空間,那種感受是什麼?

A:就是說我讓對方覺得我是很有空間,你要讓對方覺得你有空間,然後呢?你也讓對方覺得你講話的用意是創造空間,不是要強迫,不是要脅迫,不然的話,你說我講完了,你也很開心,但是開心之後,有可能你是後悔喔!

有可能你開始不安了,我剛剛是不是太過份了?我這樣講,是不是太過份了?然後你會覺得說我這樣講是不是兩個人成見更大?講完反而成見更多,並不是更少,至少我們一開始講的是說,我們想要先求真不是求善,因為善都有各自的認定,你的善跟我的善不一樣,但是呢?我們願意退一步,先把這個了解弄清楚,你到底了解不了解我?我到底了解不了解他?比如說以色列要跟哈瑪斯談判,各自講出自己對現實的了解。對啊~

我講出以色列的了解是什麼?哈瑪斯的了解是什麼?你知道以色列的一向的態度是,你殺我1個人,我殺你10個人,一旦要恐怖襲擊的時候,一旦開戰就沒有休止。這就是你需要了解的。

我說,以色列代表講這個話,他是為了創造空間,他也不是脅迫我不會發動恐怖攻擊,但是一旦你發動恐怖攻擊,我就是這個態度。他們讓你了解,你讓我沒有選擇,然後哈瑪斯他會說,如果你不讓我們建國,我就會恐怖襲擊,然後以色列就說,你如果恐怖襲擊,我就會讓你殺我1個,你死10個,我說到做到!就是說這個都還沒有發生,但是等於是我們的國策,或者政策就是會這樣做。對,你先了解,那你說你要給我們什麼空間?比如說這個時候來談說:以色列哈瑪斯,你給我什麼空間?哈瑪斯問說:你給我什麼空間?

Q:所以基本上我願意把我的狀況說出來,像那個媽媽,她願意說出他現在好困難,讓孩子知道,事實上他的空間就出來。「對!」因為講完之後,就是雙方要來看怎麼繼續下去。

A:那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攻擊夏威夷他也是一比十,這個幾乎是通例。你殺死美軍1個,美國一定還擊10個,一定的,他一定達到這個程度,那你要不要?

Q:如果我們是家人或者是朋友,我們比較容易相信對方,他真的就是就是我們的方向是一樣的,所以我可以含情脈脈的、我可以很溫柔的看著對方,那有一些關係,就是他可能本來就是競爭,甚至於它就是敵對的狀態。

A:家人不容易相信的,很多家人都不講話的,沒有你想的那麼好。

Q:那所以就是說,不相信那個也要含情脈脈的創造空間?

A:是不是含情脈脈我不知道,但是你的眼神,是充滿想要了解,然後也表述了你的困難。

Q:比如說敵對的國家或者是敵對的雙方的話,那談判呢,通常都是說服,要不然就是壓迫,然後要你聽我的,我想要的那個結果?

A:沒有,我們就是講出現實來。現實,因為每一個國家都有它內部的壓力,比如說以色列,他做這個決定,有他內部的壓力,比如說以色列有可能52%的主張戰爭,48%反對戰爭,你看那你主張戰爭的人是不是就壓迫了48%,這是每個國家都有的困難。以色列可以坦白講出,我的困難就是這樣,就是要政治,你怎麼辦?他不得不做決定啊。

Q:我們在有衝突的時候,想要讓對方了解自己這個是不ok的,這樣子就已經是在讓出空間了嗎?

A:對!但是我們可以引導說,我們要怎樣講話,才彼此更有空間。可以這樣問,有時候不要直接回答,就他的問題,然後我們回答她說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創造彼此的空間?就變成另外一個問題,他的問題我們把它改成另外一個問題。

Q:比如說我講話,你都沒有在聽,你要不要去配助聽器了!

A:因為你講話有時候是,有尾沒有頭,你就無厘頭,就一句話迸出來,我在做別的事,然後你一句話迸出來,然後說你都沒有在聽,因為你突然一句話,我不知道你這個話的脈絡,然後家人之間的對話常常是沒有脈絡的,所以這個時候要提醒對方:你這一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Q:會被認為:你為什麼會聽不懂?別人都聽得懂?你為什麼聽不懂?你為什麼不懂我的意思?你應該要懂。

A:這個就是說你這個問題,到底是聽不懂?還是不同意?我們把那個不同意都講聽不懂。

Q:所以對方認為你那樣講,只是在否定,或者是拒絕他的要求而已。

A:所以先弄清楚,因為他一句話過來,通常你會覺得他想要改善你,我是要弄清楚,你的意思是什麼?是求真,我想要了解,而不是抵抗你的改善,因為我們常常是在抗拒對方要改善我,那我們把它改成:我想要了解你的意思是什麼?這樣會好一點。

就是一個小學年級的男生,他在學校,他就坐姿沒有挺直腰板,然後老師罰他去掃地這樣,然後他回來跟媽媽說:為什麼做老師的都很不公平?然後媽媽問他怎麼回事?他說老師處罰我,因為我們坐姿沒有坐正,那我前面那個女生也是坐姿沒坐正,為什麼老師沒有處罰?那媽媽怎麼回答?媽媽不會回答,她問我,我回答她什麼?你一定想不到。我說老師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沒有花時間在對方身上,你覺得這樣公平不公平?

他說老師為什麼不公平,為什麼他只處罰我?同樣有別人也腰板沒有挺直,為什麼沒有被處罰?而且他就坐在我隔壁而已,老師是不是針對我?我說:對啊,老師針對你,但是他對你特別要好,對不對?他關心你的腰板沒有挺直嘛。

那有人就說:不對啊~這個處罰人家就不對。這個東西對不對?你覺得呢?你覺得掃個地、勞動服務,不是大家對你印象更好嗎?為什麼要看成是處罰呢?因為他的問題是說,這個世界上怎麼都沒有公平?為什麼?他這個小孩子推論很廣,他說為什麼現在老師都不公平?然後有的人是回答,說世界上沒有公平的事,但是對那個小孩是沒有回答到,他覺得你這個回答等於沒有回答。你跟我講,沒有公平的事要幹嘛?我就是看到不公平啊。老師不應該用這種不公平的行為來教我們。

Q:被老師特別的關注,特別的受照顧也不是我的要啊~也不是這個小孩的要啊,他沒有要老師特別關注他,那怎麼辦呢?

A:就商量看看囉~對啊~你也可以講啊,我沒有需要老師特別的關注,那老師以後可能不太關注你,那你要不要?這真的是挑戰,這個沒有那麼好玩的,他會很明顯的,開始老師有可能以後,你這樣講以後,他以後真的就注意力不再你身上了,這覺得這是好事嗎?這個要考慮到後果耶~你不想要我關心你,那我以後就少關心你啊!因為我覺得他要去管你,這個腰板有沒有正幹什麼?我覺得他是關心,我覺得他是真的在乎你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