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不聚的抉擇

2016-06-29 一心

s351 1晚上討論聚不聚的抉擇。

問題:「好像總覺得可以做什麼?去了以後又發現好像不太能夠做什麼,不太清楚要不要去?」院長回答:「你需要去鍛鍊那就去鍛鍊,如果你可以判斷可能就不會去了。…是你生命的優先順序的選擇,也許你的生命覺得4分就可以了(假設10分算滿分),你才會考慮去。因為這個東西應該事前就可以知道,不是真的那麼難啦!」一虹說,從LINE群組的對話,就可以先觀察這個團體是否有機會真正交流。

想到院長曾說過,生命需要準備,需要待命,「在一起是為了不在一起(的時候也能夠很放心,以彼此為榮),不在一起是為了在一起(的時候有更多的喜樂能夠跟彼此分享)。」但我們通常都花太多時間在一起,太少時間準備。以煥銘的例子來說,事先有做了充足的準備了嗎?如果沒有,那麼,結果不難想像,是不太可能會得分的。所以,與其去判斷「這個聚會是否會言不及義、缺乏營養」,不如反過來想:「我去,能夠給什麼嗎?」如果不能給,就謙虛一點,回來準備自己。

近日主題是「痛與苦」。在小組中,文彬分享,上週二本來很氣先生,但剛好院長開示,讓她回到了中心線,「主體性」,就是「我的苦不是別人造成的,是我自己造成的」,以及「沒有別人不夠愛我的問題,只有我不夠愛人的問題。」那個觸境的當下,她因為沒有中心線,所以被動了,苦,一直延燒,到了晚上,聽到院長開示,她的苦,才還原到了痛。那個痛就是「不能無所求的愛人」,就是「一直輪迴走不出來」。

一虹問說,當下要怎麼才能有更快的覺察呢?我想起上次衣穎問的:苦要如何還原成痛?院長回答:心靜下來,當「我倆沒有明天」,心自然會靜下來,苦自然會沉澱,會還原成痛。心不安靜,抗拒痛,痛就延燒變成苦。

文彬回顧那個當下,一看到先生不見人影,她就心急了(抗拒因緣),煩躁、焦慮、怕之後會來不及…負面感受一股腦地跑出來,開始連結過去不好的記憶,當時,若能夠慢一點,讓自己停一下、冷卻一下,就不會那麼快延燒。

一虹則分享跟兒子的觸境。兒子完成了資策會的訓練課程,本來很開心,但隨後被告知,他有案底(死亡車禍),不能雇用他,他很失望,整個人跌到了谷底。一虹擔心兒子又回到之前對否定自己的低潮,所以想提醒兒子要看自己的有,兒子說,這是教育家們會說的話。一虹照見自己的話沒有入兒子的心,就立刻打住,發現自己被兒子的苦帶著跑,隨境轉了,在定課中沉澱,她回想起自己一路走來也是困難重重,但現在都過去了,她說,她想要跟兒子分享她的心路歷程,讓兒子知道,她以前也很苦。

我覺得這個角度怪怪的,因為一虹還是把兒子當成一個需要由她來引導的孩子,把兒子當成客體,而沒有尋伺兒子的主體性。如果帶著這樣的視角,一虹在分享時,很可能就會不小心變成在明示暗示說:「我都走出來了,你應該也能夠走出來,你為什麼不走出來?」感覺是把一虹的最好,套在了兒子的身上。

我們一起來想,怎麼樣才能夠呼喚兒子的主體性?

中豪建議,一虹如果要建立他的信心,讓他感覺自己有能力,不如,就從生活中一些事情,去請問他的想法和意見開始,比如說,一虹在跟人的互動上,遇到一些難題,可以請教兒子,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一虹說,對耶,兒子常說,他最喜歡美國影集中,父母跟孩子像朋友那樣的關係。以前,遇到電腦問題,一虹都會問兒子,兒子也會說一虹很笨,但是,生活中其他面向,一虹就不會請教他的意見。一虹若能在其他方面暴露自己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不懂的、需要兒子出意見的,或許,兒子就可以看到自己除了電腦知識,也有其方面是可以「給」的。

我分享這次在準備一日禪開場白的過程中,幾經波折,第一版本,想到了魔鏡魔鏡,還覺得很有趣,院長說:「比較適用於幼稚園活動。」第二版本,想到了用台語俗諺,導出主動是六神有主的動,院長說:「不痛不癢,還肉麻當有趣。」第三版本,回到自己生命中的痛,說媽媽的故事,自己在寫稿子時還感動地落淚,結果院長說:「who cares? 聽者無感。」過程中,瞬間有短暫抗拒,因為不喜歡到了最後一刻還沒有辦法定稿,也閃過「把開場丟給中豪好了」的逃避念頭,但知道院長之所以會校正,是因為相信我真的想要激盪,所以,苦並沒有延燒,反而是變成一種「我想要弄懂」的好奇驅動力,到了週六半夜都還在準備,也不覺得辛苦。


以下是院長的整段開示~

問:要抱著怎樣的心情去參加聚會?

院長答:我們參加聚會是去展現我們的人格,就用我們最流動最真的自己啊。

問:這也是一種呼喚?

答:對,我想要做什麼樣的人,我覺得我去那個場合能不能做這樣的人?如果不能,我選擇不去。不一定所有場合容許你作最真的自己!我去的是能夠容許我作最真的自己的場合。

什麼叫做「我最真的自己」?我在那裡能夠做最主動的人、最由衷的人、最認真的人、最單純、最謙虛、最浪漫,我在那個場合可以感覺彼此是在互相榮耀、是在分享喜樂的,不是很無聊在那邊吐嘈的、不是很無聊在那邊互相論斷的,因為我們都不喜歡這樣論斷來論斷去。

問:所以就是去之前要有一些準備?然後去了要主動帶路?

答:對,我們已經有很多經驗有一些直覺了!當然我們不想再用過去的記憶,但是當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必須用自己的直覺去判斷。

問:我們常常是一半一半耶,因為我們整個社會還在轉型在過渡,舊有的習性和文化還蠻強的,那好像就是要我們當天下第一人。有時候不太容易判斷這個場合我們到底能夠做到幾分?

答:若沒辦法,你需要去鍛鍊那就去鍛鍊,如果你可以判斷可能就不會去了。

問:好像總覺得可以做什麼?去了以後又發現好像不太能夠做什麼,不太清楚要不要去?

答:是你生命的優先順序的選擇,也許你的生命覺得4分就可以了(假設10分算滿分),你才會考慮去。因為這個東西應該事前就可以知道,不是真的那麼難啦!

問:參加社團或聚會的時候,就要選擇跟你自己靈魂比較接近的才去?

答:應該是,不然就要平常稍微line一下,知道對方的性向、志趣、核心價值、平常生活重心都是什麼,平常大家有line來line去,差不多都知道我們是否需要找時間進一步聚會,而非形式上因為是老同學需要聚會一次,不是這樣。而是真的感覺到我們有相應的東西、有很多重疊的部分,需要進一步。本來是line就可以了會省很多時間,若要進一步見面,那就需要更多的重疊,不然對彼此都沒有好處。一定要有敏感度,跟投資一樣一定要有某種敏感度。

問:像院長剛講的,參不參加一個聚會,取決於各人對生命品質的嚮往,譬如有人覺得活出4分就可以了,那他可能就不會很謹慎過濾。

答:人都是比較的,比如你今天決定要看這本書、決定要看某部電影,你都會有很快的掃瞄到底要怎麼樣比較有喜樂或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