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面對自己的過去

2016-12-31 一心

s418 1逐漸進入禪修韻律,看見自己好像鬆緊沒有調好的琴弦,發出的聲音不是那麼好聽,身心不是那麼流動自然。看見了,接受,然後,告訴自己:還是要先找到最幸福流動的感覺啊!要找到那個愛的溶化感!我相信我身上就有真善美,只要我願意不斷嚮往真善美,生命自動就會調整。

禪修第一夜,院長開示說,來禪修,是因為謙虛,願意停下來。

有些人覺得自己很強,每個念頭都很有價值,做的每件事情都很重要,所以,不用停下來,所以,不能停下來。我們願意停下來,因為承認自己需要停下來,才有機會檢視起心動念的品質,做事的品質,生命的品質。透過這個停下來,我們可以選擇重新開始,重新用自己最嚮往的方式來活。「什麼是真正地活著?」我們願意不斷地問,然後去把這個「真」活出來。

禪修期間,我們有機會分分秒秒地去注意自己的呼吸、姿勢、表情、動作,這種連續十天下來、綿密觀照的效果,跟日常生活那種游擊式的注意,效果很不一樣,這十天的體會,會變成接下來這一年的對照組,讓我們時時來回觀、來衡量自己生命的品質。

我們不鼓勵一年花很多時間禪修,因為,那樣就失去了對照,雖然,「未經檢視的生命,不值得活。」但是,「沒有真正活過的生命也不值得檢視。」如果一年到頭都在禪修,就好像那個從15歲到75歲﹑花了60年在寫自己傳記的人,不太可能有足夠的體驗去理解生命。

宗教的起源,源於人類面對未知,覺得自己知道得不夠,但經過人類科學和種種文明的發展,人類好像已經知道很多了,宗教還有存在的必要嗎?不論是宗教,或是其他的知識領域,都是想要知道萬事萬物運行的自然法則(the law of nature)或真理(truth),或稱之自然,如愛因斯坦所說,想知道上帝在想什麼,但宗教跟其他知識的不同,在於「聖」這個字。

知識,是我知道(knowing);聖,是活出來(living);

知識,在我之外;聖,在我之內(embodying)。

於是,在宗教中,真理(truth)變成了聖諦(noble truth),宗教行者活出高貴的質性,最美的人性。

應該從小就去討論什麼是人性的最真最善最美,但我們的教育完全沒有。如今,我們生小孩,就是重新跟自己的兒童時代接觸,或者,我們教學生,我們接觸年輕人,都是為了重新面對自己的過去。

重新來過,重新面對每個人每一天,我缺了什麼?我可以加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