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性命重要的東西

2015-04-25一心

s131 1森林想那天, 我的腳程很快,一開始覺得要一直停下來等,幾分鐘後,決定用舞踏的方式來爬山,想像自己是從落葉、腐植土中升起的枯木精靈,無聲地,巡視、守護這片曾經養育我的山林。

走了不久,很自然地脫掉了鞋子,因為腳掌渴望親吻大地,厚厚的鞋底隔絕了大地的質感。脫下了鞋才發現,我走路速度和緩了不來,因為每一步都會痛,要全神貫注。

爬山時,我一向喜歡健步如飛,喜歡那種步伐和呼吸同步,在韻律感中、身體的能量滾動加乘的感受。但這次,因為慢慢的走,我才有機會品嘗慢的質感。

腳底告訴我,黑色的腐植土透著大地的沁涼,澄黃色的松針地毯、飽含了陽光的能量,嫩綠色的苔鮮是充氣地墊,深灰色的尖銳碎石在等待下一次撞擊,下一個粉身碎骨的機會。

每一步,都是一個問:可以嗎?可以親吻祢嗎?每個停,也都是一個問:可以嗎?可以進入祢嗎?

晚上法談,有人問到了怕死的問題。院長說:如果完全懂生命的意義,完全受用了生命的美,你就不會怕死。會怕,是因為還不懂,還沒有真正受用。

電影《艋舺》中,有一句經典口白:「意義是三小?我只聽過義氣,沒聽過意義啦!」什麼是意義?意義,就是比性命重要的東西,就像電影中的人物,不顧性命打打殺殺,因為,義氣就是他們活著的意義。

「捨生取義」,表面上講的是為正義而犧牲生命,但真正的意思是活著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或為理想為公義,捨命獻身,像日本獨立記者後藤健二,求仁得仁,無怨無畏。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只為了保存性命而活,當看到不認識的人溺水了,很多人都會奮不顧身地去搶救,也有很多人不要命地工作,把工作看得比命還重要,這都說明了,我們都被某種意義、某種美感所驅動,差別只在於,有沒有意識到而已,差別只在於,這個意義能否開發人類之所以為萬物之靈的那個「靈」。

靈的意思,就是最有感情,心量無量地大,是那種「受之於世界遠遠多於給予世界」的感受。開發這個靈,會讓我們跟世間的苦樂相連,讓我們更懂人性,更懂愛,幫助彼此更獨立更自由。

來到森林,受用了森林,絕對不是為了「離不開森林」,而是為了離開森林,也能繼續受用自己的自然。就像我們和所愛的人別離了,仍然相信對方沒有我也會活得很好,也會繼續幸福,這才是自然。

愛是為了別離,為了在別離後不用記掛對方沒有我就失去幸福;活著是為了死亡,為了在死前完成來此一生的意義,向死而生。

害怕分離,害怕死亡,擔心病痛,是因為萬物之靈的靈沒有開發,是因為心靈已經先殘廢了。只用局部(通常是大腦)來想事情,而沒有用全身。只用腦,一定是不流動的,用整個身體來想,把腳底、丹田、全身,都當成注意力起動點,反應才會流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