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需要的人才特質

2016-11-10 一心

黃少甫在《自學,教育的開源行動》一文中提到John Seely Brown的重要觀察:「當世界變化快速,研究並詮釋各種現象的時間縮短。傳統需要經過層層驗證、確認舉世通用才發表的知識生產流程,漸漸追不上數位時代的知識學習與使用的步調。

依照傳統方式提煉出來的知識,依然重要;但相較於一味依賴這些知識,行動上就會比別人慢好幾拍。現在的讀者必須發展自己判讀資訊的能力,除了讀資訊內容,還要讀取資訊的背景脈絡:是誰寫的?寫給誰看?作者與目標聽眾的互動關係為何?他們過往有什麼言論與行動?必須訴諸自己的判斷,去補足傳統知識生產與現代知識運用之間的速度差。

...有了搜尋引擎之後,資訊及知識傳播的樣貌已經翻轉:資訊選輯可以由資訊使用者發動,而且需要時再找就行。這一翻轉,讓傳統機械式的慣行教育做為知識傳遞管道的重要性,變得無足輕重。

s405 1臺灣逐漸步入後工業社會,需要的人才特質已經大大改變。丹尼爾‧平克(Daniel H. Pink)在《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 Mov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Age to the Conceptual Age)》一書提及,這個世界原本屬於一群高喊知識就是力量、重視理性分析的特定族群──會寫程式的電腦工程師,專搞訴狀的律師,和製作數字報表的MBA,但現在,世界將屬於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創造力、具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

我們正從一個講求邏輯與計算機效能的資訊時代,轉化為一個重視創新、同理心,與整合力的感性時代。未來具有「重設計」、「說故事」、「須整合」、「給關懷」、「會玩樂」、「重意義」這6種關鍵能力的人才將脫穎而出。這六種關鍵能力必須具備兩種專長:善於用故事表達美感(High Concept)與善於找到關係中的意義與喜樂(High Touch)。

當然,「慣行教育」在過去有不可抹滅的貢獻,但以現今的發展趨勢來看,已無助於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特質:在每個工作與生活的環節賦予創意與意義。比起「慣行教育」,以多元文化與心靈美學為基礎的「有機教育」更能夠培養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有人擔心人工智能將取代人力,但人工智能能取代人力的主要是大量且重複性的工作,例如醫療診斷、批改作業、法律諮詢等,只要跟大量重複相對的那些新的需求、新的應用情境,或是偶發非常規事件,人類還是遠比機器更有能力應對。  

人工智能競技平台Kaggle的執行長Anthony Goldbloom 在今(2016)年八月的一場TED演講中,對於人工智能的潛力與侷限提出很精闢的分析。根據他的結論,那些重複工作的技能,正是過去慣行教育最適於訓練的;相對而言,現在更需要的是賦予美感與喜樂的創新能力。 

慣行教育培養的專業之所以有價值,大半是擁有別人沒有的資訊,卻不見得能將資訊整合成有意義的知識結構,並轉換成有效的實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