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化的緊箍咒

2016-09-23一行

s375 1日本電影《我的意外爸爸》原名《そして父になる》」,劇情圍繞在血緣與親緣問題,要如何取捨?兩對抱錯孩子的夫妻,傷透了腦筋呢!到底親緣重要還是血緣重要呢?這部電影有很好的詮釋,最終跳開傳統血緣思維,回歸到六年親緣所建立的情感與親密,孩子有了最好的依歸。

血緣問題在華人文化很被重視,還有家產繼承問題。這可追溯遠古時代的宗法制度,有所謂長子、嫡長子繼承制度,這制度源遠流長,經過幾千年,這樣奇特怪異的制度仍流傳到現代。即便人類已進入E化的科技時代,但傳統觀念,思維方式,離遠古不遠。不時在社會新聞版,報導許多知名大企業大老來不及設立遺囑,留下大大的家產與企業,子女常因家產分配與繼承問題,彼此撕破臉嗎?這種現象,在傳統華人文化與社會,司空見慣,幾乎每家都上演這個問題,這是否就是食古不化的觀念作祟?

以身邊朋友兄妹爭家產為例說明,台灣人沿襲漢族文化的恐怖觀念——繼承家產的問題,哥哥以血緣姓氏立場來爭,認為自己、兒子、孫子都是與父親同一姓氏,有合理的繼承權,妹妹是嫁出去的人,子女都是外姓,根本沒資格,就是站在宗法角度來維護自己人性的貪婪,華人傳統的吃人制度,莫此為甚了。因為這樣奇怪的制度,幾千年下來,竟沒有質疑是否有正當性與不合理性?許多華人家庭仍延續這樣傳統制度,女性根本是排除在外,沒有置啄的權利。

從小就聽到哥哥與朋友聊天時,就讚許這樣的制度,因為他是既得利益者,從來不曾從姐妹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父親早早就把田產讓哥哥弟弟繼承了,我們知道也只能當不知道,因為根本沒有說話的權利。

結婚後,年初二都是回娘家的日子,才知道婆婆的父母往生後,她不再回娘家了,因為兄弟把家產田地私下分了,她的姊妹們也是沒有權利分得的,她氣不過,幾乎不往來。

母親面對女性被矮化的傳統,沒有機會說話也沒有分得任何家產,倒是非常的從容大器,置身事外,彷彿與自己無關。

母親五歲就送人領養,因此她比別人多了一處的娘家。母親曾說,生父家裡原也是很貧窮,為了改善生計就是買幾頭母豬來養。母豬生一窩小豬,小豬賣了,就能賺到一些錢,能夠存一些錢,有錢就可買田地了,不必做佃農,田裡的農作物收成就是自己的了,慢慢脫離貧窮。買母豬的錢那裡來呢?就是把三個女兒賣給人當養女、童養媳來的。外公就這樣買了一大片的田地,讓舅舅們生活無憂了,經濟改善許多。外公晚年有些愧疚,想到自家的田產都是女兒賣命換來的,遺囑特別交代靠路邊的幾分地,他往生後,要留給三個女兒分。三位舅舅都當作沒這回事,二阿姨知道回去吵,舅舅們、表哥們就不跟阿姨往來。其實,兄弟都暗懷鬼胎,大舅舅又買通代書把這塊地偷偷登記在自己媳婦名下,結果兄弟鬩牆,一點也不意外。大舅舅往生時,幾個表哥想要瓜分這幾分地,原來登記在二媳婦的名下,硬是不肯拿出來,幾個表哥爭鬧不休,差點出人命。母親每次談到這件事,總是很淡然的口吻說:「我有分到這塊地,也不會變得比較富有,沒有這塊土地,日子一樣過得很平實。你的阿姨就是想不開,自己這麼有錢還要去分,吵半天也沒有,父親不在了,想要從哥哥手中拿到,癡人說夢!」母親很理性很平和地說出自己的看法。

姨丈往生後,留給二阿姨一千多萬,還有一筆中壢市區的土地與一棟房子。兩個兒子趁著阿姨生病,偷偷把阿姨藏到不知名的安養院,讓其他兄弟姊妹找不到,兩人把存款簿、土地、房子均分,偷偷過戶,另一個兒子知道也吵翻天,幾乎要找黑道介入,其他幾個女兒都氣不過,阿姨還沒往生,搶家產,血淋淋的戲就上演了。

母親的養母在平鎮宋屋的鄧家,可是很有錢的,名下也是有大片的田產,養母不能生育,抱了三個養女。母親五歲到養母家,還沒長大,就被當成大人來使喚,雖然吃過許多苦頭,對養母依然心存感激,常說讓她有地方睡,有房子住,有食物吃,對這份養育就很感激了。母親常說她算是幸運的,可以嫁人,雖然夫家很窮,至少讓她有個正常的婚姻與家庭。養母家的兩個妹妹,養母捨不得讓她們出嫁,結婚對象都是入贅進來的。

母親說,養母家大妹妹,很可憐,生了三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父親。姨丈入贅進來,不久外婆看不順眼了,就把他趕跑了,阿姨就這樣結了三次的婚,母親很同情阿姨在婚姻上吃的苦頭。外婆中風,躺在病床十幾年,小阿姨的婚事才沒有再干涉,才算有個正常的婚姻。

外婆往生後,所有的財產都是兩個妹妹分得,她們在登記土地所有權狀時,請母親蓋印章,母親歡歡喜喜過去,完全沒有半點怨言,還祝福兩個妹妹出頭天了,可以好好過日子了,不必再看老人家的臉色過活了。

母親面對家產繼承問題,我很佩服她超然大器,對於錢財看得很透。她一輩子像男人一樣工作,一樣下田,一樣到工廠上班,一樣養家,對自己能夠工作,能夠賺錢,能夠勞動,都很欣慰,開心自己不必靠男人生活,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在鄉下比其他女人還要有能力,這個能力讓她很得意。這是我從母親身上繼承的、這輩子最大的財富,也是母親送給我最好的禮物。

漢文化男性家族繼承的召喚(interpellation),像極了皇族立嗣之爭,但見猜忌與勾心鬥角的血脈賁張,它像緊箍咒套在每個人頭上,三不五時祖靈就會唸唸有詞,一聽到就頭疼了起來!

延伸閱讀:
家人這種病: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只是個乏善可陳的人(下重曉子)
又近又遠的存在:《家人這種病》(下重曉子)
孤獨死並非不幸:沒有比家庭更讓人感到身心俱疲的 (下重曉子)
不幸卻仍走下去的婚姻女人眼中的「離婚」有多難?(下重曉子)
不管年紀多大就是不願離家...為什麼啃老族,大多是兒子而不是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