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起見證人性的最爛漫

2024-12-29 院長

u231

東西方文化一個很大的不同,聖經一語中的:「人必須離開父母,跟妻子(另一個人)結合(cleave)成一體。」當年看到這句話,就覺得這句話震古鑠今,讓西方人不敢做媽寶、做不了巨嬰,西方家庭都要孩子自己站起來,做一個為自己負責的人,岀去另成新家,絕不敢把子女拖住綁住。

但究竟什麼是合成「一體」(Being one flesh),聖經沒有解釋,傳統基督教的解釋很狹隘,限於一夫一妻的婚姻與生殖單位,容易變成靈肉疏隔、身在心不在。如果將合成「一體」詮釋成靈魂密合的「一心」,就神聖許多。但這很難,貪嗔癡沒有脫落淨盡,礙著不可能消失,但至少你願意這樣嚮往與追求,我們就稱之「愛」。

當有人說「我愛你」,意思是,「我願意」跟你建立無貪、無嗔、無癡的關係,最密合、最純淨、追求真善美的關係。說「我愛你」只表示「意願」,不表示「做得到」。

正因為愛是這樣莊嚴、神聖、純淨、無所求,才讓人們覺得無限感動的美,值得歌頌!

如果你說我愛你,卻不純淨;如果你說我愛你,卻有所求。

你會覺得很矛盾,「愛」受到玷汙了,神聖虔誠的感覺不見了。

「喜歡」比較容易,只要可以給你很大的快樂和振奮能量,我們就稱之「喜歡」。但是「喜歡」會變,不易持續,因為每個人口味偏好與成熟速度不一樣。

當戀愛開始的時候,一定有濃濃的喜歡,但要繼續往愛的維度(高深廣)前進,就要無所求。這是基本的,然後要嚮往與對準貪嗔癡斷盡。

夫妻為什麼會吵架?例如傅太太,她不快樂,當她說「你們看不起我!」,意思其實是「你們不夠愛我!」這時候可以問她,讓她把心中什麼是「愛」的定義說出來,或者問「你夠愛我」嗎?她會停下來,思考。這樣「問」不是在「索求」,是真心想探索討論!

很多人不想面對習氣,覺得好難好累喔,「我」不可能改變了,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不再想改善。

但當我們真的有在面對「愛」這個字,「我」願謙虛柔軟下來,一小步一小歩走走看,走了喜樂漸漸生起,就會有動力、有願力。

說「我愛你」,代表我有意願(跟你建立無貪、無嗔、無癡的關係,最密合、純淨、追求真善美的關係),不代表我能做得到,但是「我」至少會有那個虔誠的態度,就像禱告要虔誠,雖然未必能上達天聽。

佛陀解脫自在,但不一定幸福,因為幸福需要兩人以上的身心靈合體,佛陀跟兩大弟子無所不談,心心相映,但經典沒有記載跟某人「一體」,只簡要列出「六和」:(1)身和共住,(2)口和無諍,(3)意和同事,(4)戒和同修,(5)見和同解,(6)利和同均。

「六和」像是標語,少了點生活的味道。

兩個人生活,是一種鍛鍊的單位,一種操練的場所,簡稱「操場」,有這樣的單位,這樣的「操場」,才能互相照見。

「貴教」是全世界最重視「互動往來」的「貴法」學校,操練維繫人類社會最美麗的(三昧智)情操。

來!加入我們,一起見證人性最自然最爛漫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