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sammā)譯成榮耀

2017-05-14 院長

u175 1《心經》有一句:「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係依據梵語Anuttarā-samyak-saṃbodhi的諧音直譯,其中三藐三菩提(samyak-saṃbodhi),意譯做正等正覺」。

三藐 (samyak) 有翻譯成perfect(完美),complete(完全),connected in one(連成一體)的意思,感覺上很抽象、不親切。 

八正道的用的梵語就是三藐(samyak,巴利語做 sammā)。不管是翻譯做rightful(對的)或完美、完全、連成一體,都只有稱讚歌頌的意涵,感覺不出生活上的味道與溫度,翻譯要能夠詮釋出這個字的味道與溫度,才會有生活上可觸及的美感,容易傳達且有感染力。 

新約《羅馬書12:10》中文本「要以手足之情相親相愛;要竭誠互相敬重。」感覺不如英文本Love each other with genuine affection, and take delight in honoring each other.尤其是後一句「要竭誠互相敬重(take delight in honoring each other)」,如果對照希臘文本timē allēlous proēgoumenoi翻譯做熱切歡喜地榮耀彼此」就更有意思。 

同樣在講生活方式,講」會連結不正、歪斜或邪門,有說教味,可能大家不喜歡「」字太過正經八百,現代人把「」字套用在正妹,完全失去了八正道的意義。 

比照榮耀,「」字會更清楚。在台灣,講榮耀,比較像自豪(self-esteem)或炫耀(展風神),不像是榮耀或「自尊(self-respect),後者才是我們社會欠缺,亟需討論與補強,老師如何榮耀學生,學生如何榮耀老師?父母如何榮耀子女,子女如何榮耀父母?愛人之間如何相互榮耀?我們社會不缺自以為是、展風神自鳴得意的人,缺的是尊重每個人人格尊嚴與權利的人,如果能把sammā (samyak)譯成「榮耀」或honor each other,對台灣文化或許有益。   

榮耀這個字,嚴格說,榮耀,一定是榮耀人靈魂的崇高,之所以會「對(rightful)」,一定是因為榮耀了人性最貴重的元素,關係的初心本質,某個行動莊嚴。榮耀的內化叫慚愧心,慚愧心的希臘字是aidōs,英文可做fear of disgrace 

對「」字做道德的詮釋,易落入論斷是非對錯的兩邊。把「」字詮釋權交給自知自覺的良心,比較有獨立思考的空間,什麼是自己的真,什麼是關係裡的真,什麼是所說、所想、所做的真?立足在「真」的私密前提上,才有抉擇的「對」或善。沒有獨立思考的「真」,」容易流於偽善。 

西方人學東方的東西,學得比較好,會深入活用、有系統也有創意,東方人去學西方的東西就學得比較不好,我們要先把西方的東西吸收進來,才有好的基礎可以跟他們對話────談什麼是平等?自由?尊嚴?然後才能進一步去超越去領導普世價值。 

五禪支,在生活中檢驗,基本上就是喜樂,如果尋伺對了,就會有潤物細無聲的喜樂,而且隨時隨地可分享。 

一個人之所以不會尋伺,常是因為很不會在關係裡尋伺,一旦沒有內外身的自他對話,連結是切斷的。想在自己身上找流動自然,會發現,流動自然一定會導向連結,導向苦樂同體,如果我的感覺跟別人的感覺是切斷的,那怎麼可能自然流動! 

在關係裡找到神,找到自然流動的神,當然,還是要從我跟我自己的關係開始。 

我跟我自己的關係,其實就是我跟我的神(生命最聖潔的質地、我的最真最好最美)的私密關係,這個關係,必然是純潔的,充滿對生命的虔敬。 

因為皈依,所以,我跟自己的神的連結,就是我跟皈依師的連結,這個連結必須是自然流動的,純潔的,虔誠的。我的神,一定是無我的我的五禪支,也是無我的。先要做法(道路,真理)隨念,但是,法隨念難免會有自我的雜染,有我過不去的坎,所以需要師隨念校正自我的雜染。師隨念,可以是想像的耶穌隨念,佛陀隨念。 

一個人所以退轉,就是自我的死穴無法過關,這個死穴一定要過,才可以軸心轉移,真正經歷生命的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