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其實就是現實

2018-09-04 院長 

u188 1古仙人道講「解脫」現實困窘。面對世間苦難,耶穌基督有耶穌基督做不到的,釋迦佛有釋迦佛做不到的,但總是有做得到的,那就是對「溶入世界,榮耀人性」的共同嚮往。 

現實就是要講做得到的,不要講做不到的。做得到的才有經驗值,做不到的只是空談。談「解脫」要說得出自己的體驗,不能只是讚嘆別人多厲害。一味讚嘆別人,不大可能思考與對話。 

講「解脫」需要有兩個內容:一、經驗值,自己實際上去練習、體驗過的,說起來才會有溫度和感染度;二、參考值,如果你的經驗離別人太遠,別人也無法受用;別人用不上的,價值不大。 

所以,問題不在說教,問題在於別人聽完你說卻派不上用場。要講就要給得出參考值與自己的經驗值。 

交流中,我們常常忘了再次確認的動作,沒有保留空間,比如講完後可以確認一下:我講的是不是你要的?

如果說話口吻,讓人家感覺對立,就不是交流。比如一個人說:「你都沒有在尋伺」,另一方就會說:「你怎麼知道我沒有在尋伺!」這是很奇怪的互相質疑,給的不是對方要的。 

師隨念,比較是提醒對方口角有一顆飯粒,臉上有一塊汙漬,或是屁股黏著一塊口香糖,若說話是屬於這一種,就不可能對立。 

我們害怕的是講話沒有交集,害怕的不是對方在說教。害怕的是對方拉拉雜雜講一堆,不聚焦、沒重點。 

交集的意思是,你提醒的正是對方想要的東西,比如:「你的後腦杓有一部份頭髮沒有剪到。」這樣的提醒,不可能對立,因為你的提醒正是他的需要。 

如果我們提醒的常常是對方的不需要,這樣就很麻煩,你能給的不是對方要的,對方要的你卻不能給。常常是:我要的對方給不了;對方給的我不要,我給的對方不要;對方今天給我想要的,我害怕明天會失去。 

人與人之間,所謂的交換,就是回歸到基本盤的給和要。還要注意彼此的需求,可以給的、可以要的,不會一成不變。今天一樣不代表明天一樣,每天每個時候都在調整。 

相信因緣 

一般人講到「相信因緣」,常常說成世間因緣的聚散。 

什麼是因緣?今天的跟明天的是不一樣的,今天要好明天會不會要好?不知道,即使有契約掛保證也不是絕對有用。因為就是有可能變卦。 

有位大學教授結婚時,郎才女貌,眾親友讚嘆他們最登對,會是全世界最後一對離婚,結果婚後沒幾年分手。有契約也沒有用,眾人見證也沒有用。 

當時是人稱的天上一對地上一雙,有緣份,但隔了幾年,就沒了。這些是世間的因緣。佛法完全不是在探討這個。 

佛法不探討你失業的因緣是什麼?找到工作的因緣?結婚的因緣或離婚的因緣?或意外死亡的因緣? 

佛法探討的因緣是「十二緣起」,現代話講,就是刺激反應的苦樂因果公式。迴歸公式:Y= β0 + βX + ε 

X是刺激因;Y是反應果。β0是截距,是一般數學中的常數;而 ε是標準化誤差,是那些沒有被測量到的刺激,所造成的效應。β 是「標準化迴歸係數」,就是「變異數比例」。 

你今天為何有焦慮?為何會有恐懼?為何會有害怕?現在心情好的因緣是什麼?不好的因緣是什麼? 

關心今天心情好不好的「因緣」是什麼,沒有那麼複雜,將因緣範圍縮小,就會感受到它的普遍性,因為這是每天時時刻刻、到處都在發生的事。 

十二緣起的順轉跟逆轉 

十二緣起有順轉跟逆轉,順轉,就是跟著煩惱輪轉;逆轉,就是煩惱的消解。 

煩惱消解的第一步,就是「接受」,俗稱「緣分」。 

刺激→O→反應
在刺激和反應之間,有很大的圓圈(空),O是「應對美學」的善巧。這是人類可共同經驗的自然法則(達摩)。
 

身心放鬆安靜了,就知道如何「不隨境轉」,又叫「逆轉十二緣起」。佛法的因果公式,就像統計學最基本的回歸公式,X軸對應Y軸, X軸Y軸之間有個「跟著變」的關係。很單純的行為心理學。 

四種因緣 

學「法」在學習我們注意力及能量要如何運用的法則,察覺我們的能量是在凝聚好的因緣,還是在凝聚不好的因緣。 

什麼是不好的因緣?他會讓我們不快樂。但是通常我們做的事情不一定會讓自己快樂,而是會讓自己執著。 

比如我們很執著追一個女朋友或追一個男朋友,非常努力的追,但卻沒有追到,把自己搞得很狼狽不愉快,因為你太在意得失而不是當下快樂。 

理論上應該整個追求過程都是快樂的,才會去追求,結果不是。你認為你追求到了才會快樂,沒有追求到就會痛苦或賠本。你的因緣就是這麼被束縛著。 

2500 年前講的因緣有四種:一是種子因緣(因緣),二是努力因緣(等無間緣),三是環境因緣(所緣緣),四是善知識貴人因緣(增上緣)。 

四種因緣都滿足,也不一定能夠追得到。 

我有一位香港朋友,白手起家,很早就賺到退休的財富,喜歡讀書養生,博學多聞,天天練瑜珈,身心都很健康,家庭美滿,完全不知道會有一天在練瑜珈中,發生心肌梗塞,52歲往生。永遠有預防醫學也無法預防的意外死亡,這叫做無常。 

所以不是說你有足夠因緣、面面俱到,你就會追到女朋友,從因到果之間,還有個東西叫做無常。就像之前舉例的郎才女貌,人人祝福下結婚了的那一對,最後還是離婚了。所以因緣具足,不代表一定有好的結果,更何況因緣不具足。唯一能做到的是當下受用,不要期待會有一個結果或保証,「有所求」對快樂與幸福只有妨礙。 

我們永遠從最小的資源開始管理:能夠保證的是你當下的心念,能不能安住在快樂,都是往好的方向去做,只管結善緣不結惡緣。不要讓自己的說話、行為、思考,出現一些沒有營養導向的東西,佛法是不斷地清楚面對自己的著力點放在哪裡,不要把力氣放在糾葛得失的事物上。 

學法、學幸福力、學智慧,就是不斷地提醒自己,世間的東西有沒有比這個更好?世間的知識有沒有比佛法更好?如果有的話,就拋棄佛法吧。不怕天天比較,天天在比較才會珍惜。 

比如我學了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比來比去還是覺得佛法好,那你才知道佛法是寶貝。 

若不比的話,你也不會真的嚮往讚嘆佛法。 

好比我們在追異性朋友,要確定追求過程當中要快樂,而不是沒有追到,就快樂不起來。不要一直想結果會怎樣。我們只能有過程、我們只能有現在,不能有結果,唯一的結果叫做無常。 

能夠保握的是現在,要想辦法讓現在快樂。去想如果有一天結果不如期待,你就會有恐慌。 

任何投資都要打算失去,若沒有失去的打算就不適合做這個投資;沒有一種投資是100%保證(保障)的。既然要投資就要打算萬一失去;若沒有這打算,就是沒有本事投資。 

沒有本事投資卻投資,焦慮就會一直在。 

追求 

如何區分追求的是嚮往還是慾望? 

慾望不是問題,有所求才是問題。 

追求的過程要很快樂,追求過程中有在充實自己,不會覺得追求不到就損失好大。追求本身你已經受用了,你已經覺得值得了。 

比如說你為了追求一個女孩子,你去鍛鍊身體或加強外語能力,越練越好有什麼不好!甚至會感謝有這樣的目標,每天可以練身體,每天願意加強外語能力,不然沒有這個追求,還不願意呢。 

追求金錢物質有可能也是空的,這個空是指無常,因為即使追到了也可能失去。追到也沒有保證不會失去。因為無常。我們很容易以為緊緊抓住就不會失去,但現實無常,絕不是你緊緊抓住就不會失去。 

追求金錢、女友、成就這一些是屬於向外求嗎? 

向外求不是問題,有所求才是問題。重點是追求過程中要覺得快樂,有方向不等於寄望未來,快樂不要寄託在未來,因為未來是無常的,唯一能夠保握的是今天。不要因為追求,吃不下飯、弄得身體越來越糟糕、內心越來越焦慮恐慌。 

取最好的鏡頭 

1.想像自己已經2500歲

想像你一覺醒來,已經2500年後,你已經活夠了,你跟人家計較什麼?
如你今天會跟人計較,表示你認為你的年齡(見識)跟對方差不多。 

想像已經2500年後,你如何看這個世界。 

真的願意這樣「取相」,就真的受用,就會快速歸零,讓我們看見方向。若不是真的願意這樣「取相」,很快又會回到計較的現實面來。 

2.活出高度 

古人喜歡說「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在洞裡七天,出了世界已經過了一千年,穿越時空,好像很好玩;「天上一天,人間七年」無非都在呼喚面對世間要有高度來看。 

這樣的練習就是在鍛鍊,跳出世間時間相的束縛,通常我們都被時間相(壽者相)、無常相,抓得很緊,此所以古人一再呼喚我們世間人,要用「一覺醒來,世間已過一千年」的心情來對待,才不會給時間相束縛了。 

3.經驗值 

同時要用活過一千年的「經驗值」,讓刺激反應之間的「空」是可以操作運轉的無量空間。反之,我們都在這千年輪轉裡輪迴。 

若不願意從活了一千年的高度來看現在,都有可能帶著舊有習慣的模式活了一千年。 

~~~ 

你真的在乎古仙人道?真的懂佛陀嗎? 

你真的在乎耶穌基督?真的懂耶穌基督嗎? 

真在乎就會沈思,就會真的模擬; 

就像學西方哲學的人,常常會模擬蘇格拉底會怎麼想?笛卡兒會怎麼想?康德會怎麼想?黑格爾會怎麼想?伏爾泰會怎麼想?盧梭會怎麼想?尼釆會怎麼想?拉康會怎麼想?海德格會怎麼想? 

朝也想夢也想,都是在想蘇格拉底怎麼想?隨時隨地跟蘇格拉底對話。 

若沒有那麼想,就表示我們的在乎並沒有那麼強(慚愧) 

若沒有那麼想,表示我們喜歡世間更多於喜歡佛陀、耶穌基督…。 

喜歡世間更多就表示喜歡「自我」更多,表示更在乎自己給人家喜愛;若把蘇格拉底耶穌基督放在心上,你會常問:蘇格拉底耶穌基督會在乎別人的喜歡嗎? 

我們都在追求一個「果」,這個果就是別人喜歡你,別人肯定你,我們卻沒問蘇格拉底耶穌基督會這樣追求嗎?佛陀、舍利佛會這樣追求嗎? 

你只是在要別人愛我的慾望,在要「結果」,有所求就是不接受緣分。 

真正的慾望是: 

我想要像佛陀那樣、我想要像蘇格拉底那樣、我想要像耶穌基督那樣……活得快樂、有意義、有價值 

但我們通常都在「要」,要你喜歡我、稱讚我、肯定我,跟我很親,都在要結果,卻沒有在因緣上只管努力。且知道結果就是無常、苦、無我,這樣子才有美感張力。 

常常問自己:你快樂嗎?比較可以操作。常常問好不好吃,常常問快樂嗎?我們不會只停留在快樂1.0,一定會繼續問下去:快樂2.0,有意義嗎?快樂3.0,有價值嗎? 

同樣「快樂」兩個字,我們會有不同的解讀,即使同一個人的版本,不同情境也會有不同的解讀,透過不斷地模擬,到了一定的火候就會起一定的作用。 

若自稱佛教徒,卻贊頌專制政權,反而讓人不想信仰佛教。 
若自稱基督徒,卻反同,會讓人不想接近耶穌基督。 

尊嚴、自由獨立、平等博愛

討論公共議題,表面上是同溫層的立場,並不是「普世」價值?

公共議題不等於「普世價值」,討論公共議題,只是借題發揮,目的是為了直覷更根本的「普世價值」。連結回台灣人的尊嚴、自由獨立、平等博愛的普世價值。 

「普世價值」還不等於解脫,「普世價值」是營造解脫的環境。 

靈可以說是「尊嚴」嗎?靈,一定是每個人都有的,所以討論到「尊嚴」,一定是每個人都有的「尊嚴」,而不是只有我有。 

什麼是「古仙人道」?需要一種想像,想像自己不斷跟往古來今的先賢古哲、人類共同的智慧傳承對話,我願意跳出我的看法。因為,我60歲的經驗值,遠遠不夠用。 

而我所經歷過的苦難,面臨的困難,人類世世代代以來,已經有很多經驗了,我並不孤單,我可以從他人的經驗中,獲得力量。 

總之,不論談什麼,用什麼樣的詞彙,是不是白話文,都要是可以練習、可以操作的,刺激反應之間的「空」就是可以操作的空間。 

比起臨終往生時去助念,或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睡前安住在呼吸上,讓呼吸入夢中,才是可以操作的,否則,到時候又老又病又痛苦,不可能有那個念力,說「他力」只會是一廂情願。  

回身,是回來整個身體,而不是去看局部對應區。透過呼吸,才會帶動到整個身體的感覺。回身轉意,是透過呼吸回全身才會轉意。 

年輕人跟自己有世代落差?重點是能不能覺醒,我們的教育到底少了什麼?為什麼那麼多人要去中國念書、工作?是不是因為我們的英語教育很失敗,如果外文好,當然是去更先進的國家啊!因為英文爛,資訊吸收就很侷限,就不會知道中國其實是個高稅收低福利的國家。 

不論是年輕世代還是中年世代,我們要對話,就要歸零。所謂的歸零,就是看彼此共同的嚮往,我們都嚮往「溶入世界,榮耀人性」,這是無庸置疑的。 

我們的教育不好,大家不會思辨,才會有這麼多武斷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