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彼此空間

2020-09-26 院長  

u196 1當我們脫口而出說「幸福力是追求真愛,探索真愛的團體」,要警覺這句話的濕度和溫度。乾燥、失溫的話,聽者很難會心會意,捕捉到你要表達的重點。

每個人對真愛有不同的想像,也許有想像比沒有想像好多了,但在對話交流上、操作要領上不容易找到下手處、對準落實。

如果起頭說「先肯定對方的真心」,「真心」這樣的關鍵字稍嫌空洞,「肯定」得有點勉強;除非彼此有空間,不然如何可能對準對方的「真心」?

這一些指引提示,有點空洞勉強,不容易操作,現實上少有效益。

怎樣的說話,怎樣的提醒,才會得力?不如說「給彼此空間」。

「真」的前提是「空間」。要先給彼此空間。

有空間才可能對準,才可能幫助彼此做自己的最真。

媽媽在青少年兒子外套口袋中發現折疊刀,質問兒子為什麼帶「兇器」?兒子說這是美工刀,兒子不同意媽媽說這是兇器。親子關係間一旦對立,空間就不見了。媽媽不接受折疊刀有折疊刀的用處,就問不到兒子口袋中藏折疊刀要做什麼用。

不給兒子空間,兒子就不可能真。

說「給彼此空間」,就具體多了。

有了空間,接下來,要盤整資源,將本求利:你有什麼?對方有什麼?我能給對方什麼?我能要對方什麼?

我們的對話困難,通常是操作上SOP出了問題,對話停留在概念轉換,脫離現實空間,就不會考慮到現實資源。好像帶兵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能只顧往前衝,不顧後勤支援。

先看有不看無,再看有也看無,長短兼顧,全盤考量,知所進退,才能盤整資源。

在給彼此空間之前,如果我們已經十萬火急,境界一來,星火燎原,一燒就無法收拾,這都是一種焦慮的展現。

比如醫生說,老媽媽屬於重度心臟衰竭,要心理準備,隨時都可能在睡夢中走了。住院幫助不大,現在要學習怎麼跟疾病和平相處。

對我來說,醫生說的話,我只聽到一句:不用住院醫了。

老媽媽問,為何我現在易累易喘、雙腳無力、沒胃口、這裡痛、那裡痛?老媽媽不斷地喊耳朵聾了,幾乎聽不到了,胸口很悶,呼吸很喘,腳很腫,四肢無力,肚子很脹,很撐,很不舒服……。

顯然,老媽媽的問題不是不知道身體真相。

老媽媽很清楚自己身體退化衰弱、不聽使喚,老媽媽很清楚真相啊!真正的困擾在老媽媽抗拒真相、不接受真相。直接告訴老媽媽及家人,「老了啊,要認老啊,老了就衰弱了」,這就是「真相」。真相就是老了退化了,生老病死就是現實,無常苦就是真相。你不需要掙扎著要不要轉述醫生說的話給她:「醫生說你現在是充血性心臟衰竭(CHF)紐約心臟協會(NYHA)界定為第四級」、「要心理準備,隨時都可能在睡夢中走了。」醫生說的話,所根據的生化數據,跟「診斷治療」有關,不是跟「真相」有關。

如果老媽媽罹患的是嚴重失智症,那她真的有可能不知道身體真相。其實再活沒有多久,大家都心裡有數。醫生有說沒說都差不多。

我住的台南有位傻大姐,14年前得大腸癌第四期,她個性傻乎乎的不知病情的嚴重性,醫生私下告訴她先生,壽命最多半年,未料至今已14年了還活著,跟她同時接受治療的一位第二期大腸癌病友,早就過世了。

對方已經在抗拒了,你也跟著焦急,那不就都六神無主亂成一團!完全沒有空間了!

「先接受才能改變」,這裏「接受」的意思是給彼此空間,接受後才能盤整資源,你能給什麼?你能要什麼?不會亂給亂要;像是這兩句「我們是真愛的團體」,「先肯定對方的真心」,就是亂給、亂要。根本不知道資源在哪裡,亂給建議,亂提醒。

對準「法」,前提就是要給空間。「肯定對方真心」之前,要先給彼此空間,每個人認定的真心不同,比如最近流行的「政治正確」,就有可能落入道德高地,不准對方發表不同的意見,變成反歧視或是拒絕交流對話,讓人無法喘息。

再強調一次:「真」的前提是「空間」。要先給彼此空間。「能給」,心要很安靜沉穩。

急著出手解決或給意見或建議,彼此空間反而被壓縮了。

兒子跟媳婦爭執,你不需要擔心他們離婚。他們需要的是各自快樂起來,才有能量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我們不需要介入重大決定。

為什麼有人會帶狀皰疹(皮蛇) 發作,關鍵是免疫力下降,壓力大。

為什麼有人容易見鬼,神情恍惚,能量低就容易見…。跟接觸細菌病毒一樣,免疫力低下就容易被傳染。

錢包為何遺失,也是跟能量出了問題有關。在每一個換動作的時候,就是東西容易掉的時候;若沒有去注意,根本連東西掉了都不知不覺,遑論去記得掉在那裡。

「男女朋友吵架跑來訴苦,我跟他說,我沒有能力幫上忙。」

「我不會說我沒有能力幫上忙,他們快樂不快樂、適合不適合在一起,跟我的能力無關。是你扛了事情,才有能力問題。你把別人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不是壞事,但是問題的源頭在各自的能量不足。搞不清楚問題的源頭,反而把問題弄得更複雜。

可以幫忙的就是幫兩方各自的快樂1.0找回來。不快樂就會能量低、怪東怪西:「都是因為你,我能量才會這麼低;都是因為跟你在一起,我的錢才會愈來愈少」,以上情況,都是要從重建自己的能量開始。

通常我們都太急著要解決問題,或許是上一代父母的養成習慣,從小耳濡目染,遇到事情不是給彼此空間而是過度熱情,這是東方文化的缺點,給別人亂出主意。不懂得尊重,跟西方文化截然不同。

給彼此空間,先照顧好腳下這一步。就像阿嬤抱孫,腳要站穩,才不會自己膝蓋跌壞了,孫子摔下去,給人家怪罪,就像醫生太疲勞,手術出岔。

先把自己心情、能量照顧好,才能對自己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