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諍之見

2011年05月05日

世界各大宗教最根本的兩大戒是「不害」與「不妄」。這兩戒的立意,就像是東西方共通的平等黃金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完全呼應普世價值所涵蓋的人與人來往、國與國來往,與任何關係倫理的架構。每個人都有責任守護這兩大根本戒,縱有對此兩大根本戒的不同解釋,但立意方向明確,世間就少諍了。

有公益就需守護,非關一己恩怨、種族優越、性別歧視、黨派與財團利益。有守護就有抗爭,這個抗爭,絕不可悖離「不害」與「不妄」。世間最有力量守護與破壞自然環境與社區資源的三大集團,依影響力依次是政府(行政立法與司法)、產業與媒體(通常結合真真假假的「學者專家」)。監督三大集團令不悖離「不害」與「不妄」,是每一個公民的宗教責任與社會責任。促進公益與維護人權,是出於四無量心,為守護「不害」與「不妄」兩大根本戒而抗爭,此即佛陀說的「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為守護公義與公益而抗爭,走出框框,走出生命,這是理想與現實的結合,不是迷執五蓋為一己之私的「欲諍、見諍」。

世間推崇「法治」,為的是排除「人治」易犯的私心偏頗與恣意妄為。但法治不離執法(行政裁決)與司法裁判,也就不可能完全做得到「不偏不倚」和「非任意性」這兩項法治原則。一味主張一切依法,甚至說「惡法亦法」,常是怯懦的投射。法律為保障人權而存在,並不是限制人權。檢調與警察的公權力極大,一定要加以規範;政府與財團決定了全地球的資源配置與使用,一定要好好監督;一旦貪腐深植,必然惡化生存條件、加速地球的覆亡,說萬劫不復絕非危言聳聽。

文明就是還原,回到互相尊重,尊重是做到「不害」與「不妄」;濫權貪腐一定有「加害」與「欺瞞」,其野蠻專橫,與文明的素養「尊重」背道而馳。

u001 1整個社會的問題就在:不知如何面對野蠻,害怕對立衝突。當對方恣意橫行、處處可見諍-怨-恨-害…嗔心四部曲延燒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畏縮或冷眼旁觀,不敢及時消防滅火,當對方運用社會上的各種資源、人脈、關係,甚至使出財力、武力、公權力、偽證、人格謀殺等等劣行時,我們依然事不關己,放任惡行,那這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文明根基,很快就崩坍了。

守護地球與每個人的生存條件,對天對地有交代,唯有直心行去!做自己的最真、最美與最好,很柔軟、很流動的引導出人人本自具足的真心,交心交重,建立起每個人能以真心往來的社會。

火大四部曲

人與人之間成見尚未成型的時候,偶有衝突,常說對不起感謝你很管用。一旦成見成型,說對不起感謝你就不再管用。一開始有諍,很可能是互相尊重的大放大鳴,過一陣子因執持自己的感受與意見,開始有不被欣賞與重視進而厭嫌對方,這個階段叫做『怨』,再過一陣子,感覺對話很用力,彼此沒啥交集,不再想要與對方對話也不願問候對方。『怨』深了,變成討厭,只要有對方在的場合,自己就不會想出現,變成『不共戴天』的『恨』了。『怨』有很多失望,覺得對話好用力;『恨』是絕望,完全不想對話。『恨』的進一步發展叫做『害』,從想要人格謀殺到實際進行未經查証源頭的詆譭中傷,進而如提婆達多四次殺佛而不悔。

由諍而怨而恨而害,是人類嗔心發展的四部曲。人與人諍如此,黨與黨諍如此,國與國諍也如此。文明就是還原,回到互相尊重,無諍就是不拿自己的道德框框去排斥攻擊別人,不論斷人的罪,不做魯迅眼中的『禮教殺人者』。真正值得諍的是諍公益,每個人只管做自己的最真最美與最好,只管對天對地有交代,直心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