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的意思
2015-06-08 院長
我們讀書會這期閱讀安野光雅的「旅之繪本」的美國篇。書中有畫到阿拉斯加的因紐特人,也就是一般人所稱的愛斯基摩人。指導老師說「因紐特」就是「我是人」的意思。除了因紐特人,像是達悟族(官方文件是「雅美族」)、賽德克巴萊等也都是「我是人」的意思,我自己又查到北海道、庫頁島生存的阿伊努人也是「我是人」。我們指導老師開玩笑的說:只有他們自己是人,別人不是人。
我回應指導老師說:你說反了。其實「我是人」的意思是他們原住民遇到很多「外來征服者」(生存優勢種族),把原住民當野蠻人,不把原住民當文明人,這些原住民飽受歧視,不得不一直強調「我是人」。世界上所有原住民都有同樣的困境與自稱!因為「外來征服者」的軍事優勢太強大了!
這些自稱「我是人」的族群,都是小眾的部族,他們不同於那些經過大融合的族群,都是土生土長於一個較小地域,與世隔絕,與其他族群也未有太多的混合。他們說「我是人」絕對不是高人一等,純粹是在抗議外來族群把他們當野獸。
他們生活樸素簡單,捕獵維生,沒有科技文明,但天高地闊,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雖然也有賽德克族與巴萊族族群的認同危機與族群間的衝突。
有人說:自稱「我是人」是很自然的我群意識,臺灣人過去也都自稱「咱儂」(lán-lâng)。日本時代,分日本儂、咱儂。陽曆新年是日本仔過年,陰曆新年是咱儂過年。這裡的「咱儂」是一種自我期許,沒有我群意識的優越感。《以弗所書4:24》說:「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公義和聖潔(created in righteousness and true holiness)。」用臺語說,人有親像祂的外形,嘛有親像祂的性情。神給人自由,是要人活得「親像人( chin-tshiūnn lâng))」,活出祂有慈愛、有公義、有聖潔、有憐憫的性情,只有「親像人」才有做人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