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

001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我站在運動場的講台上帶領大家歌唱民主自由的可貴,接受漢聲廣播電臺的訪問;1990年元旦慶祝大會,我站在中正紀念堂(澎湖的)的講台上對著幾百人講演民國的誕生與可貴,台下全部都是軍中高階軍官將領。當時的我,只是個高中小女生。同儕都認為我意氣風發,全身充滿自信與光芒。其實,我的內心很卑微。

從小接受的男尊女卑教育,深入骨髓,所以在我的觀念中,每個人都是「大我」,只有我是「小我」。我的成長過程,是由一堆的「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堆砌而成的。

第一次談戀愛,是因為害怕對方難過而交往的;第一次婚姻,是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老人家而答應的。嫁到夫家後,一切以夫家人開心為主,我的時間安排、工作地點、穿著打扮,都由婆婆決定。

喜歡這樣的自己嗎?不喜歡。但當時的我,連「不喜歡這樣的我」都沒有勇氣承認。只能一直委曲求全、盡心盡力做個好媳婦、好老婆、好老師、好女兒、好朋友。什麼都要好,只是為了證明我是個有價值的人。

生了第一個孩子後,母愛讓我慢慢醒過來。原本只是單純想著:曾在成長過程中被剝奪的、被壓抑的,絕不讓我的孩子經歷;渴望不到的欣賞、讚美、愛,一定都要表達出來讓我孩子感覺到。對著一個小baby 說「愛」,容易多了,也自然多了。我在他身上看到生命的可貴與最真。他會由衷的表達「要」或「不要」,認真的「喜歡」或「不喜歡」,連他的哭鬧、生氣,都讓我目不轉睛,專心欣賞,愛得不得了。

我自問:每個生命的初生,不都是這樣嗎?單純、自然、由衷,值得尊敬。為什麼我不行?

從孩子身上,我慢慢得到勇氣去面對自己內心的缺口。積極學習心理學到哲學,大量閱讀女權運動的書到一行禪師的書,甚至參加無數場Satir工作坊,都是為了解決心中的缺口。這些活動所要傳達的精神,我都懂;但從腦子到內心,總是有一段到不了的距離,讓我不斷在同樣的痛苦中輪迴。

本來向阿姨問法,是想聽聽從佛法的角度如何解釋生命的意義。阿姨說:「你要先放下大腦,放鬆身體」。沒想到,放鬆身體讓我跟自己有了連結,靜坐引導我感受到天地的能量,是愛的能量,源源不絕湧入,讓我痛哭流涕。

等我內心較有空間了,阿姨才引導我接觸院長的說法。那一句「每一個人的呼吸都是上帝的呼吸來的,每一個人都是佛祖的眷屬,每一個人都是愛的化身」,當頭棒喝,給了我光,給了我信心與力量。佛祖不再只是故事書中的悉達多,而是住在心中的我。

現在,我找到與內心缺口相處的方法,不是怪罪別人就是地獄,也不是逃避或討厭它的存在,而是用佛祖微笑的眼神、安靜的心,陪伴,接受,祝福。

每當我想到我就是愛,我就是佛祖,就有溫柔的力量升起,很有信心去呼喚別人心中的真、善、美。

我會一直練習,一直尋伺,直到缺口離我而去。

(2022_6_15_儷秈見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