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嫉妒鬼退駕

2015-07-31院長

u246Q看到別人在跟我做類似的事情,做出成績,會有比較心,感覺忌妒,我去上座補充能量,看自己有的資源,好像暫時就沒事了,但之後可能又會出現。記得師曾經說,之前交女朋友看到自己會忌妒,於是好奇去探索,請問要怎麼探索?

A:少年時代用上的方法,其實是「世間法」,就是去交更多女朋友,去探索有什麼選擇,用在你的案例,就是把注意力擴大,比你厲害的不只有那一個,你要去看到五個、六個甚至更多個,就不會再忌妒了,嫉妒反而會變成啓發,增加自己創作的動力。

之後選擇用上「修行」,更直接,不用繞。直接問我的愛是什麼,如果我的愛有嫉妒雜染,我就只能稱之為「要」,不能稱之為「愛」,當「愛」變成「要」,我就改問我在要什麼,對方在要什麼,這時候關係變得很現實,能給對方要的,能要對方給的。

當嫉妒生起的時候,我會問現實,如果彼此的給跟要能互相滿足,關係會持續,如果不能,關係會斷開。

與同行競爭,很像去應徵工作,嫉妒一起應徵的人很無厘頭,對方會不會被錄取,自有業主資源人力適才適用的盤整,跟我會不會被錄取關係不大。

我的「能給」剛好滿足業主的「能要」,允許各自的自主選擇,包括好惡。對方是主體,不是我的好惡可以左右。

「出世間法」就是無我的主體性思考,直接看到嫉妒的無厘頭,嫉妒是一種「無差別濫射」,無從瞄準。

我之所以會忌妒,就是因為把女朋友當成我的對象,客體,看到她的主體,就是直接去問:女朋友要什麼?如果她跟對方在一起更快樂,當然是祝福,沒有什麼好抓的。嫉妒鬼附身,鬧騰一番,自覺無趣,退駕了。

回到你的案例,之所以會忌妒,就是因為跟那個對象對立了,把對方當成可以瞄準的對象,好像他的出現剝奪了你爭取業主青睞的機會,但在真實世界裡,你跟他的世界只有欣賞或不欣賞的選項,毎個人都可以接受對方的欣賞或不欣賞,絕對不想知道嫉妒與排斥的存在。將心比心,嫉妒就褪去了。

回到各自的主體性,他要什麼?你要什麼?各有各的好惡,允許各自的欣賞或不欣賞,不會互相干擾。